•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網約車大戰剛落幕,共享單車方興未艾,近期“共享汽車”的概念又熱了起來,而一波又一波的技術創新,也將攪動城市出行格局。
       
     您當前的位置 : 財經股市>

    共享汽車攪動城市出行格局 仍面臨商業模式等方面檢驗

    海口網 http://m.yinhu3.com 時間:2017-02-23 09:33

      網約車大戰剛落幕,共享單車方興未艾,近期“共享汽車”的概念又熱了起來,而一波又一波的技術創新,也將攪動城市出行格局。

      作為公共交通出行領域的一種創新服務模式,正處于起步階段的共享汽車被寄予厚望,但目前仍面臨商業模式等方面的檢驗。

      北京 共享汽車與共享單車無縫連接

      □記者 李志勇 北京報道

      打開手機下載一個APP軟件,然后在APP上上傳身份證和駕駛證照片,在線交納用車押金,通過資質審核后,就可以使用共享汽車了。日前,北京首汽集團推出了一項名為“Gofun”的新能源共享汽車平臺,價格也大大低于目前北京市出租汽車的價格。

      隨著買車、養車的成本越來越高,加上限行、限牌等因素,在北京這樣的大城市,共享汽車有著很大的需求,發展速度也很快。除了首汽Gofun之外,目前運營的共享汽車還包括途歌、戴姆勒的Car2go以及北汽、大眾、樂視等企業建立的共享汽車平臺。

      實際上,共享汽車并不是一個新事物,在上世紀九十年代,以共享為特征的汽車分時租賃模式就已經在美國出現。近來,隨著汽車產業向新能源化和智能化方向邁進,以及移動互聯網的推動,共享汽車在便捷程度、管理成本等方面都有了質的提升。

      據記者了解,首汽集團日前已與北京市政路橋股份公司簽署戰略協議,北京市政路橋股份公司將向首汽集團開放北京城區二環、三環路橋下的數十個租賃場站,以緩解Gofun項目運行過程上遇到的停車場地、車輛充電、車輛運維調度等問題。

      Gofun首席運營官譚奕表示,到去年年底,Gofun在北京已經拿到了1100輛車的運營執照,目前的運營車輛已經達到500多輛,分時租賃點達到300多個,將來會進一步加大車輛投入。同時,Gofun還與摩拜等共享單車平臺達成了合作,實現汽車與自行車交通“最后一公里”的無縫連接。

      不過,雖然共享汽車前景看好,但在實際運行中還存在著一些問題和隱患。比如,部分共享汽車平臺的車輛在實際運營中并不像承諾的那樣便捷,運營系統也不穩定,成本收益模式難以為繼,行業缺乏有效監管,市場拓展遭遇瓶頸等。

      對此,譚奕表示,共享汽車產業還處于一個培育期,但未來的盈利可期。目前最關鍵的是,要做好業務的拓展和提升整體運營管理和服務水平。目前Gofun已引入奇瑞、大眾等戰略投資人,預計在未來兩三年內可以實現盈利。

      而對于人們最關心的車輛使用和安全問題,譚奕說,用戶在確認用車之前,需要選擇是否購買價值10元的不計免賠服務,如果購買了這一保險服務,一般剮蹭等1500元以下的小事故就不需要消費者來承擔。同時,為避免使用過程中出現人為的違章、鎖車、毀車等情況發生,公司會收取一定的押金,同時使用過程中產生的停車和違章費用需要用戶承擔。

      根據普華永道思略特的預計,2017年和2018年將是汽車分時租賃發展的關鍵期,主流企業會通過并購形式進一步擴大市場份額和領先地位。和網約車市場格局類似,全國范圍內未來共享汽車市場也將會形成3到4家領先企業。

      南京 比網約車出租車更具價格優勢

      □記者 潘曄 南京報道

      緊跟共享出行的發展步伐,風靡北上廣等一線城市的共享汽車也“開”到了南京。記者獲悉,近日在“我的南京”APP中,上線了“共享汽車”服務,供應商為易充電動汽車服務公司。

      據易充電動汽車服務公司總經理李鑫介紹,目前投放南京的共享汽車共有三種租賃途徑,除了“我的南京”APP,利用微信公眾號“易充網電動汽車服務”以及“易充租車”APP都可以進行租車。據悉,租車者的身份證和駕駛證在后臺為系統自動核實,如果非南京籍的駕照則需要進行人工審核,約一個工作日就可以通過。

      與“人找車”的網約車模式不同,共享汽車是“車找人”。記者了解到,接入“我的南京”APP后,使用者的信息會與公安部門聯網,納入誠信認證體系。人證不匹配、有信譽問題的用戶,無法通過審核。在使用途中,如果出現任何交通事故,使用者只需第一時間撥打租賃公司電話,公司會派專人到現場幫助處理。每輛車均有保險,由專業的理賠人員,根據交警對責任的劃分來計算賠付比例。如果是租車人負主責的話,可能會承擔一定的費用,并在1000元的押金中扣除。如果使用中被貼罰單或產生違章,都由租車人自己承擔。也就是說,收到罰單后,租賃公司會根據時間查找到使用人的情況,扣罰分數或罰款都是“跟著人走”。

      華鑫證券分析師嚴凱文說,共享汽車被認為是屬于公共交通出行的補充,極大地優化了大型城市路面交通資源的配置。目前國內的共享汽車領域,主要有四大類,分別為傳統汽車租賃模式、汽車共享出行提供模式、P2P汽車共享模式、分時汽車租賃模式。主流車型是電動車,也有少部分是燃油車。其中,分時租賃的共享汽車按分鐘收費,與滴滴等網約車、出租車相比,更具價格優勢。

      比如,南京的經濟型分時共享車,半小時以內,收費7元;2小時以上,每小時25元,每天150元封頂。也就是說,用車時間在30分鐘以內使用“共享汽車”只需要7元。而通過打車軟件進行估算,同一時間和路程專車約需要38元,快車約需要23元打車則需要30元以上。

      除分時租賃外,共享汽車也提供“長租”模式,包括周租,月租,年租等方式。據介紹,“長租”的市場價1.8萬元/年,包括4200元保險費用,集團用戶可優惠至1.5萬元/年。

      “無論是長租車還是分時租賃車,大部分都以新能源電動汽車為主”,李鑫說,由于電動車分時租賃方式既經濟、方便,又符合國家節能環保及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方向,尤其是公車改革推開以后,公務出行需求需要新的模式解決,因此,去年3月開始,我們把第一個租賃點設在政府機關集中的新城大廈。分時租賃共享車從今年開始投放,截至目前,全南京投放的長租電動汽車型約300輛,分時租賃電動汽車型約100輛。

      南京目前汽車保有量200余萬輛,上路擁擠,停車位緊張。再加上充電樁不足、停車位有限以及用戶習慣未養成等因素,共享汽車還不能像共享單車一樣密集地出現在市民身邊,隨借隨還。李鑫說,目前南京可用的租賃點在20個左右,充電樁3000套。下一步,準備再投放1000輛汽車,計劃建設200個租賃點,目前已經設計好的約有100個,或將緩解新能源電動車推廣中存在的“車樁分離”的現象。

      另一家曾在南京從事充電樁運營的企業,曾小規模地開展過燃油車自助分時租賃業務,并一度打算把新能源汽車也納入進來。“最難的就是推廣。社會上對新能源汽車、分時租賃的認識還有待加強。企業在購車、布點上的前期投入,很難短期內收回。”該企業的負責人坦言,這項業務最終被公司取消了。

      上海 共享汽車“戳中”消費者痛點

      □記者 周蕊 高少華 上海報道

      繼“共享經濟+自行車”“共享經濟+打車”后,現在,“共享經濟+汽車”模式也開始在中國多個城市走俏。

      上海白領方先生是新能源分時租賃汽車的“狂熱粉絲”,其最高紀錄為四天內使用了三次服務。“下載APP,提交身份證和駕駛證信息,通過支付寶繳納1000元押金,五個工作日內,一張EVCARD共享汽車的智能卡片就寄到了家中,準備要租車的時候直接用小卡片感應就能開門取車,就好像車鑰匙一樣,中途停車辦事可以暫時先鎖車,到歸還的時候停到帶有充電樁的網點就能刷卡歸還。”

      方先生打開APP,向記者展示了他在奉賢區碧海金沙景區附近的第一次試水,收費為每分鐘0.5元,使用時間52分鐘,付費26元。

      方先生使用的EVCARD“出身”于上汽集團。上汽集團總裁、黨委副書記陳志鑫說,上汽瞄準新能源汽車的分時租賃,為的是進行差異化競爭。“不在‘傳統汽車+共享經濟’的市場和已經獲得了先發優勢的巨頭們競爭,我們選擇進入一個消費者有痛點的細分市場。”

      2016年5月份,上汽整合EVCARD和e享天開,成立了環球車享汽車租賃有限公司。遍布在全上海的2000多家網點,讓租車還車變得更加容易,更將消費者從尋找停車位的焦慮中解放出來。而這一租賃服務的價格也一樣具有競爭力,測算顯示,從上海的虹橋機場出發,用環球車享的新能源分時租賃服務,去郊區的費用只有打車的1/5,去市中心費用只有1/3,在非常堵的路況下,費用也只是打車的1/2。

      陳志鑫介紹,根據計劃,未來三年內,環球車享的車隊將達到1.2萬輛,網點4000個,覆蓋國內一線的重點城市,擁有100萬左右會員,還有意向海外拓展業務,努力成為全球領先的新能源汽車分時租賃運營服務企業。

      “相對于共享打車模式,共享汽車本身不擠占和吸納傳統市場的份額,更多的是創造一個新的‘藍海’,新能源車也符合國家政策導向。”環球車享首席市場官黃春華表示,和共享單車相比,由于用戶使用完畢后必須到網點還車和充電,所以不會出現像亂停亂放現象。

      專家認為,共享汽車的使用權下放至流動的個體,因此對使用者的素質和社會誠信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建議加快實現企業內部信用信息與社會誠信體系建設的銜接,并以此為依據出臺相關法律法規來約束使用者的消費行為。

      廣州 群雄競逐共享汽車

      □記者 付航 毛思倩 廣州報道

      從2016年概念爆發以來,“共享汽車”短時間內受到了輿論的熱捧。記者近期到廣州大學城嘗試了其中一家名為“有車”的共享汽車服務。

      在下載的APP上注冊登記,提交審核身份證、駕照等個人信息后,用戶可以在電子地圖上找到臨近共享汽車的停車場。在手機上輕觸打開車門,車鑰匙就放在內部一角。開車過程與普通電動車并無區別。還車也可以選取任一個指定停車場,在手機上輕觸還車停止使用。價格大約是同類出租車的一半。

      事實上,這種汽車分時租賃服務在歐美國家已經有十多年的應用,在國內大中城市,買車、養車成本越來越高,再加上限行政策、上車牌難及城市停車位飽和等問題,公眾對“共享汽車”具備巨大潛在需求。

      得益于智能手機的廣泛普及,汽車預訂、開關門操作、支付都可以通過手機連接互聯網完成,同時,大部分公司都選擇電動車進行運營,也有效減少了環境污染。根據國家信息中心去年2月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每分享1輛汽車,可以減少13輛汽車的購買行為。

      目前,廣州已有“有車”、EVCARD、駕唄、ponycar等四五家“共享汽車”運營商。

      不過,在廣受追捧之下,共享汽車的前景并非坦途,能否撬動現有交通格局,有待幾項檢驗。

      首先,商業模式是否可行。目前,共享汽車運營商中實現盈利者寥寥,網點布局的滯后影響了用戶體驗。在歐美,共享汽車已是成熟市場,每輛車日均訂單在7單以上,而記者采訪的多家“共享汽車”公司透露,每輛車的日均使用頻次在2~3次之間,僅略高于私家車。

      在這個初生的行業,已早早出現了“烈士”。2015年開始發展共享汽車業務的深圳金錢潮,如今在深圳市工商登記上已經沒了蹤影,業內人士稱其“已經不做了”。

      其次,會否增添城市擁堵。當共享的車輛在城市投放量足夠大、密度足夠廣、用戶使用足夠方便的時候,這部分車輛將替換部分新車購買的需求。不過,在“共享汽車”發育早期,對私家車的替代效應有限,反而增添了路面行駛的汽車總數。此外,一些共享汽車的模式為隨取隨停,或也將加劇停車難問題。

      第三,政府會否加強支持。深圳曾劃撥2000個電動汽車指標專項用于分時租賃,但專家預計,如果要鋪設一張足夠密度的共享汽車服務網絡,這些指標還遠遠不夠。

    ?

    ?

    ?

    相關鏈接:

    共享單車遭虐,我們該反思什么?
    文化部等五部門合力推進縣域公共文化資源整合共享
    共享單車照出的種種怪象
    “共享”汽車登陸廣州 記者體驗:一車難求服務點少

    ?

    相關鏈接:
    “共享”汽車登陸廣州 記者體驗:一車難求服務點少
    共享單車照出的種種怪象
    共享單車遭虐,我們該反思什么?
    文化部等五部門合力推進縣域公共文化資源整合共享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李志勇] [編輯:程小欣]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日報海口網入駐“新京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多彩節目,點亮繽紛假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新年音樂會將于2024年1月1日舉辦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招才引智專場誠意攬才受熱捧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獲評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災后重建看變化·復工復產
    圓滿中秋
    勇立潮頭踏浪行
    “發現海口之美”攝影大賽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蘭機場T2值機柜臺17日起調整
    尋舊日時光 海口部分年輕人熱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襯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樂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騰煙火氣 夜間消費活力足
    海口:長假不停歇 工地建設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過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賽(精英賽)活力開賽
    海口天空之山驛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尋玉兔 共慶海口最中秋
     
    |
    |
     
         m.yinhu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

    瓊公網安備 46010602000160號

      瓊ICP備2023008284號-1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