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金融服務體系近年來一直呈現供需不平衡、區域不平衡、金融服務水平較低、金融機構發展較慢的特點,完善健全的農村金融服務體系能夠激活農業農村內生發展動力,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因此加快農村金融創新刻不容緩。中央一號文件第二十九點對農村金融機構創新、金融產品創新、金融立法創新、金融風險控制等四個方面提出了具體要求和意見。
近年來,隨著政策的不斷扶持,農村金融服務迎來一些新氣象,傳統金融機構和互聯網金融都盯上了這塊“蛋糕”,包括農商行、農合行、農信社、三類新型農村金融機構(村鎮銀行、貸款公司和資金互助社)、P2P網貸平臺、農業眾籌平臺、農業互助平臺等等。但是,細數中央一號文件中關于加快金融創新的700余字的表述里,似乎并沒有出現互聯網金融的身影,唯一可能涉及到的就是關于“嚴厲打擊農村非法集資和金融詐騙“的表述,這或許會讓許多深耕農村金融土壤的互聯網金融平臺處于尷尬之境。
客觀的來說,無論是傳統金融機構還是互聯網金融在農村的發展都面臨著許多的問題,但是中央一號文件所透露的信號更像是希望傳統金融機構能扛起加快農村金融創新的大旗,這背后有什么原因或者說是出于什么考慮呢?
這或許與互聯網金融行業的亂象叢生以及農村金融環境缺乏監管有關。互聯網金融行業因頻發風險事件在去年迎來一場自上而下專項整治行動,央行副行長、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組長潘功勝日前在充分肯定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取得的初步成效的同時,也強調還要繼續堅決打擊和取締嚴重違法違規的互聯網金融活動。互聯網金融行業本身還處于專項整治的階段,加上農村金融土壤下更容易滋生打著“互聯網金融”旗號進行違法違規金融行為的現象發生,因此中央一號文件也特地強調要“嚴厲打擊農村非法集資和金融詐騙”,從整個農村金融服務體系來考量,還是傳統金融機構和互聯網技術相融合更適合當前農村金融的發展現狀。所以如此看來,就不難理解為何一號文件中沒有互聯網金融的身影了。
這倒不是說互聯網金融平臺在農村金融服務體系里沒有立足之地,平臺只要自身發展規范,嚴控風險,致力創新,市場會給出自己的選擇。紫馬財行CEO唐學慶就對記者表示,在金融風險逐漸向農村地區蔓延的現狀下,只有規范發展農村金融,提高農民征信意識、加快農村信用主體的設立與評定、嚴厲打擊各類變相的金融違法行為,加強農村地區投資者教育和權益保障立法,才能確保互聯網金融對三農產業真正發揮出助推發展、提效增收等作用。總之,互聯網金融平臺的“下鄉”之路,依然任重而道遠。
?
?
?
相關鏈接:
股指期貨與普通股民有關系嗎??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