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融合 豐富文化內涵
政協委員卞高強表示,海口擁有悠久的歷史,但文化產業相對來說發展水平還比較低,總體來看有幾個特點:海南省文化產業發展處于早期起步階段;本土的消費空間有限;文化產業發展的格局和空間布局不盡理想;文化資源相對不具備很強的優勢等。如何提升豐富海口文化內涵,卞高強建議,一是要加強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歷史文化街區、名人故居保護和城市特色風貌管理,做好中國傳統村落傳統民居、歷史建筑、革命文化紀念地保護和旅游開發工作。二是應加大促進旅游景點及文物衍生品的開發與利用。三是加強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建設,引導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向“高、精、尖”產業方向發展,構建起園區與金融資本的多渠道合作,帶動著文化創意產業與旅游業、工業、制造業的深度融合。
歷史文化要充分保留地方特色。丁孟芳表示,海口騎樓老街作為新海上絲綢之路的內核以及文化視點,不可或缺,具有獨特區位、歷史、人文等優勢。她建議,騎樓老街要引進更多代表海南地域文化和飲食文化、傳統手工藝特色的商業業態,進行保護傳統業態和新商業業態的融合,注入文化新內涵,闡發活態的騎樓文化的時代價值。
健全體系 筑牢城市第一印象
城市的文化品牌應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具有鮮明的文化特征,能包容所代表城市的文化性格,代表這個城市在社會公眾中的總體印象和評價,并容易為人們所記憶和指認。省政協委員林秀才表示,打造和培育海南獨特的城市文化品牌,找到城市的個性、靈魂與理念。根據發展需要,適時修編城市總體規劃,進一步強化功能定位、空間布局,更加突出地域特色、文化品位和現代質感。歷史與現代、古城與新城要通過文化這個橋梁,科學地對接,巧妙地融合,使之交相輝映、相得益彰。對城市的建設,應更好地融入文化、張揚文化,綠化、景觀、雕塑等各個環節體現整體感和文化味。要注重文化規劃,從物質文化層、行為文化層、制度文化層、心理文化層四個由淺入深的層面來進行系統考慮,讓城市形象給人留下難忘的第一印象。特別是歷史遺存和傳統文化,要加大保護和發掘力度。
省人大代表鄭愛芳認為,文化的保護和傳承需要全社會共同參與,建議政府相關部門要加大宣傳力度,加大投入,讓更多的人參與到歷史文化遺跡的保護中來,特別是專業人士的參與。把文化保護與旅游、互聯網等產業深入融合起來,構建健全的文化保護體系,來實現城市文化發展的新高度。
(海口網2月24日訊)
?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