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同一家公司上班的小王和小李,領著同樣的5000元工資,繳納著同樣的個人所得稅。但小王家來自城市,父母都有工資,沒有太大的贍養負擔,5000元一個人生活就能過得很好;但小李家在農村,每個月要給家里老人寄去生活費,還要供弟弟讀書,5000元的工資就顯得捉襟見肘了。
作為起到收入分配調節作用的個人所得稅,以收入水平為標準“一視同仁”,看似絕對公平,但似乎有些“不近人情”。個稅征收能不能考慮家庭贍養人口等因素,做到“冷暖有別”?
財政部部長肖捷在7日舉行的記者發布會上表示,要適當增加與家庭生計相關的專項開支扣除項目,比如有關二孩家庭的教育等支出,除此之外,可能還有其他專項扣除項目——以進一步減輕納稅人負擔。
專項扣除項目的增加,意味著個人所得稅從粗放式征收邁向精細化管理。
不過值得關注的是,個稅扣除項目的增加,必然會產生一些虛增抵稅項目偷逃稅的現象。個稅征收的精細化,離不開涉稅信息收集管理的精細化。
對此,肖捷坦承,從國際經驗來看,實行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的個稅,增加稅前扣除的專項項目,需要相對成熟的社會配套條件。比如,稅收征管部門需要掌握與納稅人收入相關的涉稅信息,以保證新的個稅改革制度能順利實施。
就筆者來看,稅收征管部門不僅需要掌握涉稅信息,更需要通過大數據、實地走訪等手段多管齊下,確保涉稅信息的真實性。
我們經常能在美國電影里看到稅務人員上門調查家庭收入支出情況。正是這些“無孔不入”的稅收執法稽查人員,才有了“惹誰也別惹美國國稅局”的口碑。
財政部個人所得稅征收精細化管理的改革方向值得叫好,但執法稽查力度能否跟上,值得關注。
?
?
?
相關鏈接:
母親未撫養兩女要求贍養勝訴 網友質疑是否公平?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