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交通擁堵是城市規模擴大、人口增加、經濟發展的“副產品”之一。近年來,海口城市建設取得巨大成就,擁堵產生有一定的必然性,同時也有很大的緩解和提升空間。
在城市更新工作中,海口下大力氣治理交通擁堵,聘請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專家為海口交通“號脈”,對癥下藥,提出綜合疏導解決方案,營造更好的城市生活。
經濟增長推動 汽車數量猛增
近年,海口私人機動車保有量快速增長。2016年海口全市注冊機動車66萬輛,小客車46萬輛,近5年來年均增長18%,每千人擁有小客車209輛,與國內其他城市相比處于較高水平。同時,2015年居民出行調查數據顯示,海口公交分擔率不足9.6%,電動自行車的快速發展也造成了公交吸引力下降。去年,電動自行車近60萬輛(上牌),戶均1輛,超過60%的擁有小汽車家庭也有電動車。從數據不難看出,目前海口的城市交通發展模式,實際上是以小汽車為機動化主導、電動自行車補充的模式。
截至2016年,海口全市道路長度1055.9公里,形成五橫十縱的路網格局,骨架路網結構基本成型。中心城區,道路網密度約為5公里每平方公里,盡管比規范建議的5.4-7公里/平方公里的推薦值略低,但由于道路微循環不足,路網整體效益并不高。
“海口的次支干路的密度并不低。但大家有一個感覺,好像除了幾條主路之外,次支路很難用,這又是怎么回事呢?實際上是因為次支路的聯通性很差,路都有但斷頭了、錯位了,很難作為連續的通道來使用,這也是為什么一些少數的道路(如龍昆路、國興大道等),能看到包括小汽車、公交車、自行車在內的車輛均在路面行駛。”在分析海口擁堵原因時,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交通分院交通工程所所長周樂告訴記者。
兩大片區擁堵緩解
目前,海口交通擁堵時間主要表現為早晚高峰期,空間上主要分布于龍昆南路、國興大道主要干道沿線,這兩大片區也是市民感受擁堵最嚴重的地區。
“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的交通優化方案擺脫了單純從交通看交通的角度,而是站在城市更新高度構造更好的出行環境。”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城市交通研究分院副院長戴繼鋒說,方案提出先救急再織夢的思路,首先著力解決大英山、龍昆南片區的交通擁堵,再全面提高街道出行的感受和品質。
就國興大道而言,一方面,海秀快速路由西向東的連續交通流演變為國興大道由紅綠燈控制的間斷交通流,造成擁堵。一方面,作為主城區至江東的主要通道,不僅承擔著大量的過境交通功能,還承擔著大英山片區兩側集散交通流的功能,交通壓力過大。從路網結構看,國興大道兩側尚沒有平行道路分流,導致擁堵情況加劇。作為海口南北向唯一貫通海甸島、主城區、向南至環島高速的通道, 龍昆路情況與國興大道類似,過境交通、沿線集散交通混合,兩側沒有相應的分流通道。
“在兩片區的交通緩堵措施中,堅持‘近遠結合、統籌兼顧’原則。”周樂說,近遠結合要從網絡優化和節點改善兩方面入手,統籌兼顧除了以汽車的行駛暢通為目標,還要兼顧城市公共交通、慢行交通,尤其是對生活性道路的改造,要與生態、生活相協調,避免“千城一面”。
對于大英山片區,采用“過境分流、功能分離、節點優化”原則。過境分流是充分利用海瑞大橋和新東大橋兩處通道,分流瓊州大橋的過境交通量;功能分離是通過省府北路和大英五街,提供另外東西向通道,分流國興大道的一部分交通功能;節點優化是指對國興大道三處節點:海秀立交橋下、五指山路口和興丹路口進行小規模改造,緩解擁堵。
而龍昆南沿線方面,采取“分流與優化”的雙重措施,通過對南北向通道貫通,分流龍昆路壓力;同時,對龍昆路上的部分“堵點”進行優化,包括濱海立交、海德路口等。周樂表示,通過一系列措施后,龍昆路交通量有望下降10%,國興大道交通量有望下降10%-15%。
未來海口建設 交通樞紐城市
海口交通優化工作,絕不是簡簡單單頭疼醫頭、腳疼醫腳地只對個別節點的優化和處理,而是更多地從綜合交通系統的角度出發,關注行人、非機動車、公共交通、小汽車,以完整街道的理念實施交通優化工作。周樂表示,此次城市更新可以說是搭建了一個新的技術平臺,力爭把原來的非常有價值、前瞻性的方案,都納入到城市更新的大盤子中,選擇最合適的項目優先實施。目前,中規院正在整合優化和調整一些方案,并根據市里的統一安排,盡快開展實施。
預謀長遠、著眼近期。交通優化作為海口城市更新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將從契合城市可持續交通體系的角度出發,解決近期擁堵問題和提升交通及街道品質為落腳點,系統優化城市與交通的關系。周樂表示,海口交通優化將梳理全市交通網絡,預留遠期道路通道,完善路網結構。對骨干道路加密,加密國興大道、龍昆南路分流道路。結合近遠期需求,增加海甸溪、南渡江跨江通道;結合城市更新工作,在棚改過程中預留通道條件,完善路網結構,分流既有干道壓力。
作為海南門戶樞紐,建設“樞紐城市”是未來海口交通發展的重要方向之一。根據優化方案,我市將以重大交通樞紐為依托,提升對外交通整體運行效率,近期主要以完善對外樞紐的集散交通為主。其中,空港方面,提升美蘭機場吞吐能力,打造一體化綜合交通樞紐,實現各種交通流無縫銜接;海港方面,建設新海港綜合客運樞紐,分流秀英港客運功能,強化新海港客運功能;鐵路客運樞紐方面,統籌海口火車東站設施布局,打造一體化的綜合交通樞紐。
記者祝勇
(海口網4月26日訊)
?
?
相關鏈接:
海口多措并舉治堵 優化城市路網 建設通暢椰城?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