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水金融扶貧解貧困戶資金短缺之難,獲幫扶的村民感慨:
“要沒這6000元貸款,我還會窮下去”
? 5月30日,王英文、卓玉瓊一家在自家的3畝茄子田里共享著收獲的喜悅。海南日報記者 武威通訊員 陳思國 攝?? ?■ 海南日報記者 林曉君 通訊員 陳思國 符宗瀚
6000元,不算多,但對于陵水黎族自治縣本號鎮芭蕉村委會本達村貧困戶卓玉瓊來說,足以幫她打一場漂亮的翻身仗。
本達村是個偏遠的小村莊。8年前,卓玉瓊從南平農場嫁來此地。因家境貧寒,婚后,她丈夫王英文選擇外出打工,她留在家中種植少許瓜菜和照顧體弱的家婆。
卓玉瓊簡陋的“家”就搭在茄子地旁,不過是幾根木頭撐起的帳篷。
回憶過去,卓玉瓊感慨萬千,在很多人眼中種植3畝瓜菜是件小事,但對于一個依靠丈夫一人的收入支撐,且家婆因病長年依靠藥物維持的家庭而言,購買種苗、農藥的花費是一項大支出。
面對資金短缺,卓玉瓊和丈夫的第一反應是向親戚求助,但親戚也都很困難。雪上加霜的是,前年,卓玉瓊家婆被查出癌癥、二哥患上了肺結核,家中微薄的積蓄連治病都不夠,更別說發展種植了。
陰霾籠罩著這個家庭。幸運的是,轉機來了。
卓玉瓊還記得,那是去年8月的一天,芭蕉村口掛起了“金融扶貧”的橫幅,吸引了好多村民?!百J款要有本,還要還利息的,我家什么都沒有,誰會借給我?”卓玉瓊自嘲了一番,本想離開,卻忍不住湊過去看一看。
“只要大家是用在發展產業上,政府都會支持。”信貸員說。
“這個之后要還多少利息?。俊薄艾F在貸多久才能拿到錢?”村民你一言我一語。然而擠在人群中的卓玉瓊心想:“真的會有這種好事嗎?”
“這是免抵押、免擔保的貸款,縣政府會為大家貼息兩年……”信貸員回答很明確。
芭蕉村發生的這一幕,是陵水縣政府大力推行金融扶貧的縮影。該政策從去年開始實施,貧困戶可從農信社免息貸款5萬元用于產業等發展。
“第一筆就貸到了6000元,加上家里存的4800元,合在一起把那3畝茄子地整起來了。”回憶起貸款成功的那天,卓玉瓊興奮極了。她和丈夫謀劃著,怎樣才能把這筆錢用到最好。
本號鎮政府負責人介紹,去年,該鎮貧困戶通過金融扶貧貸款235筆,共194.4萬元。今年,截至目前本號鎮有66戶貧困戶向農信社貸款發展,共計79.2萬元,“金融扶貧有效地解決了貧困戶產業發展的燃眉之急——缺錢?!?/p>
卓玉瓊與其他貧困戶一樣,也從金融扶貧中嘗到了甜頭。
“你看這個小的是公茄子,是賣不出去的。這個大的是母茄子,就是我們平日家里吃的,等它長好了就把它剪下來。”卓玉瓊拉著一株茄苗,向記者講解茄子的小知識。
她說,去年家里的3畝茄子地經過她和丈夫的悉心照料,畝產茄子1萬斤,按照每斤0.8元的收購價,凈賺了2萬元。她很快就還清了貸款。
在卓玉瓊的抽屜深處,壓著一本存折,上面的數字大幅增長。最近,她再次通過金融扶貧政策貸到了1.2萬元。目前,她除了種茄子,還加入了村委會成立的種養合作社。此外,夫妻倆正在育苗,準備將后院廢棄多年的檳榔園重新翻種。
“如果沒有那筆6000元的貸款,發展產業對我家來說遙不可及,那我還要受窮下去?!弊坑癍倛孕?,這樣干下去,用不了多久,家里一定能成功脫貧!
(本報椰林5月30日電)
?
?
相關鏈接:
【砥礪奮進的五年 脫貧攻堅·記者在現場】貧困戶合股注資建園區?
·凡注明來源為“??诰W”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诰W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