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作為全國唯一的省級集中連片特困地區,西藏的脫貧攻堅戰無疑是“最難啃的硬骨頭”之一,位處藏北羌塘草原腹地的申扎縣,就是這樣的特困區。為了能夠盡早摘掉貧困的帽子,今年申扎縣摸索出一條將牧區全部資源整合起來,形成統分統配的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的扶貧路子,但是,有的村子卻對加入專業合作經濟組織提出了反對意見。這其中又有哪些鮮為人知的故事呢?接下來我們就一起走進藏北草原。
在藏北草原生活的牧民
魯久村是申扎縣里貧困程度最深、信息最閉塞的村莊之一,這里風沙肆虐、人煙稀少,像一座荒漠中的孤島一樣。走在這個用泥巴墻圍起的村莊,我們很難想象在海拔4800米的極寒高原上,牧民們是如何挑戰生命的禁區,世世代代生存在這里的。而魯久村也因此成為貧窮和荒涼的代名詞。
這幾天,魯久村的村干部們正在組織村民大會,想了解一下村民們是否同意加入縣里提出來的一個脫貧計劃:加入專業合作經濟組織。也就是將草場、牲畜、勞動力等資源全部整合到村集體,形成統一分工統一分配的集體經濟。
俯瞰魯久村
村民大會的舉手表決結果是,全村94%的村民不同意加入專業合作經濟組織,這個結果讓村干部們始料不及。他們打算和大家聊一聊,聽聽大家的心里話。
像杰布次仁這種家里勞動力差的村民在魯久村不占少數,他們擔心加入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后,入股分紅少。
貧窮的魯久村
申扎縣買巴鄉魯久村駐村干部次巴:現在政策好,基礎設施也好,所以要建立專業經濟合作組織,這方面你不用擔心,就可以節省出多余的勞動力,對于早日脫貧有很大的幫助。
正在開會的村民
盡管駐村干部次巴苦口婆心勸說,這些貧困戶仍然沒有一家同意加入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因為聽說鄰村通過走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的路子,目前已經脫貧致富,抱著試試的態度,駐村干部次巴決定帶著村干部們去申扎縣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做的比較好的那宗村去看一看。
那宗村村支書白瑪:我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的收入,首先要給在專合組織里工作的人發工資,這個工資怎么給呢?組織會根據大家的勞動成果進行打分。
精細化的分工,不僅將那宗村的畜牧產業推向了專業化水平,更讓有了錢的村集體延伸了他們的產業鏈,如今,那宗村的奶渣和野蔥有了自己的商標,產品銷往到西藏自治區的各個地方。那宗村的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在2016年村集體收入達到了近400萬元,人均純收入將近14000元,這份成績單是目前魯久村人均純收入的六倍多。
村干部向村民發放問卷調查表
從那宗村回來后,茍文杰和次巴除了每天泡在牧區宣傳那宗村的成功經驗外,他們還做了一份是否愿意加入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的問卷調查表,發到了魯久村的各家各戶。調查統計的結果是,全村28戶村民同意,39戶不同意,3戶棄權。
?
相關鏈接:
自主創新彰顯中國力量(砥礪奮進的五年)?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