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產品,我們用了5年時間把上游專利申請到手,而美國杜邦公司用了半年時間幾乎控制了這個市場的上中下游專利。我們使用了專利交叉授權,但發現在最終生產出的一件產品中,杜邦公司的利潤是375元(人民幣),而我們的利潤只有1元。”13日,在中美大學技術轉移與創新成都大會上,重慶市知識產權局局長袁杰感慨,由于缺乏了解規則、了解市場的技術轉移人才,中國在技術與市場對接過程中失去了大部分先機。
技術轉移率低是制約相關產業發展的掣肘。相關統計顯示,中國技術成果轉化率低于30%。
技術轉移的梗阻從高校已經開始。四川大學科技合作與技術轉移部副部長高德友在當日論壇上表示,大學師生對于技術成果重視程度不夠,也缺乏相應體系對接高校研究技術。
“我們每年能申請到1000余項專利,但維護時間只有一兩年,大多數教師只是把專利作為申請職稱的工具,基本上一年時間之后就不再對專利進行維護了。”高德友表示,技術轉移還需要專業體系、人才與機構對專利進行評估,并打包進行授權、許可。“否則單個的專利維護并沒有多大意義。”高德友說。
技術轉移期待專業人才成為與會嘉賓的共識。世界華人技術經理人協會副會長卜昕認為,技術轉移行業應培訓大量技術經理人,在技術與市場之間充當紅娘角色。“這些技術經理人既要懂技術,時刻關注專業領域的技術突破,又要懂市場,懂金融,懂投資,大批技術經理人的出現會大大提高技術市場化率,他們將是技術轉移過程中的核心人物。”卜昕說。
而中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協會副會長馮瑄認為,在培育大批技術經理人的基礎上,還需要建立相應對接平臺,隨后形成技術轉移的產業鏈與生態鏈。馮瑄說,技術轉移本身是個漫長的過程,“從課題到項目,到平臺,到合作協議,到產品與市場,對于相應的承接力有很高要求,需要完整的產業鏈進行全程對接。”(完)
?
?
相關鏈接:
2017全球十大新興技術:從陽光中收集液態燃料?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