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亂無章的豆腐生產車間。
海口網8月4日消息(記者黃暉 攝影報道)豆腐在流淌著污水的地面上“席地而放”、加工檔口無任何“三防”設施、炸豆腐的食用油疑似長期未換已發黑……看到這樣的車間生產出的豆腐,你還吃得下嗎?8月4日凌晨3時許,海南省食藥監局稽查局、海口市食藥監局稽查支隊執法人員,聯合海口網(微信號:haikouwang2013)等多家媒體記者,不打招呼、不提前通知,連夜突襲檢查位于海口瓊山區馮村的“豆腐城”,對該處生產加工的豆腐制品進行全覆蓋抽檢。
隨地鋪的豆腐。
潮濕悶熱氣味嗆人 污垢堆積隨處可見
位于海口瓊山區馮村的“豆腐城”,是海口最大的豆制品生產基地,供應著海口市面上大部分農貿市場、超市的豆制品。這里生產的豆腐質量,究竟怎樣?
走進“豆腐城”海口網記者看到,該地為一棟老舊的兩層小樓,樓內幾乎沒有窗戶。在樓外,可以清晰看到樓內機械作業及加工的情景。整座“豆腐城”就這樣“赤裸裸”暴露在了空氣中,連基本的紗窗、紗網等防護措施都沒有,被蟑螂、老鼠、蒼蠅等病媒生物感染的風險極高。
據介紹,該樓上下兩層被租給了數十個豆腐加工車間,各個小檔口車間就在樓內比鄰作業。數十個車間一起開工,樓內充滿了潮濕悶熱的氣體。與豆腐本該散發出的清香豆味不同的是,這棟樓內的空氣里竟然彌漫著一種嗆喉嚨的氣味,記者進入樓內不到5分鐘,便感覺到喉嚨內明顯干澀、刺辣,就連正常說話都有些許困難。
“豆腐城”的生產加工環境十分惡劣。樓內的地面坑坑洼洼,積水與油漬混雜,若不小心極易滑倒。記者隨機走進一家豆腐生產加工的檔口車間看到,車間內環境骯臟不堪:機器上大多落滿了厚厚的灰塵,部分機械已經出現銹跡;墻體上、地板上霉菌滋生,泛黃的痕跡隨處可見;車間內布局非常雜亂,分不清明顯的功能區間;各種生產用具和生活用具混雜在一起隨意擺放,水管上、水龍頭上、洗衣機上都是厚厚的污垢,讓人不禁反胃。
汗流浹背的生產工人。
豆腐直接“席地而放” 工人赤膊“揮汗如雨”
在“豆腐城”一樓的B09號檔口前記者看到,豆腐制品被鋪在一層網格袋上放在行人來來往往走路的積水過道上,若不小心,可能會一腳踩到豆腐上。見執法人員與記者前來,一名工人模樣的中年女子急匆匆前來,直接踩上了網格袋,著急想要收起地上的豆腐。面對記者對豆腐鋪在地上是否存在衛生隱患的質疑,該女子沒有正面回答,僅稱這些豆腐是“不要的”。
此外,在“豆腐城”內的男性操作工人,絕大多數均“赤膊上陣”。由于工作環境長期悶熱,工人們都“揮汗如雨”,身上大顆大顆的汗珠不時滴落。幾乎沒有操作工人佩戴健康證、口罩上崗。操作人員普遍存在隨手抓取消泡劑、純堿食品添加劑投料的情況。
在現場,執法人員在一口炸鍋內發現顏色已經發黑的食用油。一名操作人員稱,所有加工檔口的黃豆原料、食用油等都由“豆腐城”供貨,油是“一周一換”。執法人員表示,煎炸的用油不可重復使用。
現場抽取樣品52個 嚴罰問題責任人
據介紹,此次行動檢查作坊加工現場及統一庫存原料倉庫,是否存放苯甲酸、山梨酸等防腐劑以及吊白塊、甲醛等非法添加物,并對每個作坊進行“全覆蓋,全品種”抽樣送檢。重點抽檢豆腐及豆干、豆皮等豆制品,待浸泡黃豆、已浸泡黃豆,對集中庫存原料倉庫內的黃豆進行抽樣。
據統計,凌晨的行動中一共抽取52個樣品。抽檢結果預計在一周內出爐。海南省食藥監局稽查局局長劉鴻濤表示,對送檢結果顯示為問題產品的,該局將依法從嚴、從快處罰,處罰到企業、處罰到法人代表、處罰到直接責任人。該停業整頓的一律停業整頓,涉嫌犯罪的移送公安追究刑事責任。并將在“豆腐城”內、農貿市場、媒體張貼檢查和處罰結果公告,形成震懾氛圍。
“下一步,將持續采取‘突擊檢查+暗訪調查’相結合方式,加大對‘豆腐城’的檢查力度,保持高壓態勢,確保人民群眾吃上‘放心豆腐’。”劉鴻濤說。
?
?
相關鏈接:
走進海口“豆腐城”:生產加工環境惡劣 污垢積滿水管(組圖)
依托“12345+網格化” 海口食藥監專業服務網格建立
食藥監總局發消費提示 食用鮮銀耳可能導致中毒
海口公布上半年六大食藥違法案例 嚴管重罰不留情
?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