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探訪海南深海網箱養殖:漁品由出口轉內銷市場緊俏
“我們深海網箱養殖的漁品,由原來80%出口歐美,現轉為國內20多個省份銷售,市場緊俏。”黃達靈說道。
海南臨高后水灣港灣,呈葫蘆形狀,四周礁石圍繞,臨高海豐養殖發展有限公司(下稱海豐公司)董事長黃達靈告訴記者,已在后水灣放置640口深海網箱,養殖有金鯧魚、石斑魚等品種,金鯧魚年產約1萬噸,產值約3億元人民幣(下同)。
14日,記者在當地漁政部門的帶領下,從臨高縣新盈鎮漁港乘坐快艇出發,大約二十多分鐘,便進入深海網箱區域。
記者看到,灣內晴空萬里,海水清澈,一口口深海養殖網箱點綴在萬頃碧波上,放眼望去猶如一串串黑珍珠,成群的金鯧魚、石斑魚浮游水面爭相啄食,激起陣陣小浪花,場面蔚為壯觀。
據了解,后水灣海底分布著各種類型的珊瑚、石花、粗砂及零散礁石,各種微生物和藻類,是深水網箱養殖寶地。
黃達靈介紹,他于2002年起,從事深海抗風浪網箱養殖產業,創建海豐公司,目前投放的網箱標準有口徑周長40米、60米、80米、100米四種型號,金鯧魚、石斑魚、紅魚是主要養殖品種。
如今,黃達靈已以“后水灣”為商標建立起了自己的金鯧魚品牌。“這幾年金鯧魚的市場行情一直不錯,市場價格每斤約20元。”黃達靈說。經過十多年發展,黃達靈已在臨高、三亞、儋州等地擁有養殖基地,初步形成環海南島布局,計劃今年10月份在陵水海域投入升降式抗風浪深水網箱。
海豐公司漁品原來近八成銷往美國、加拿大等國家以及香港地區,現已在國內20多個省份布置銷售點,同時進行互聯網銷售,八成產品投放國內市場,已供不應求。
臨高縣海洋與漁業局工作人員介紹,目前該縣共有深海網箱逾3000口,主要分布在后水灣、金牌灣,以養殖金鯧魚為主,年產量約2.4萬噸,年產值7.2億元。
今年5月30日,海豐公司與臨高縣政府合作,以逾四千萬元產業資金助力扶貧工作,幫扶新盈、調樓等9個鄉鎮8000名貧困群眾入股深海網箱養殖項目。
黃達靈說,海豐公司已引進自動投料船,投喂效率比以前的人工投喂提高了七八倍,而且不再需要大量塑料袋,既節約資源又保護環境。
為了避免環境污染,黃達靈在每養完一批魚后都要移換網箱養殖地點,“后水灣是當地百姓世世代代在后水灣謀生,保護好后水灣的環境就是守護好我們的金山銀山。”
黃達靈認為,政府應當充分發揮公共管理部門的職責,在發展當地經濟的同時,引導當地養殖戶,保護好海域環境,使得養殖戶從中受益,進而促進養殖產業的健康發展。(完)
?
?
相關鏈接:
三亞老國企闖出新路子 深水網箱養殖金昌魚大豐收?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