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個城市叫停共享單車新增投放引發關注業內專家分析
共享單車投放“急剎車”釋放哪些信號
資料圖:堆積如山的共享單車。中新社記者 李進紅 攝
完善的共享單車管理機制,除了需要政府部門不斷加強政策上的引導和規范、企業通過提高技術手段來完善線下及線上的服務管理,市民也應該自覺提高自身行為準則,共同維護良好的市場環境。
截至目前,據相關媒體不完全統計,已經有12個城市叫停共享單車新增投放。
仿佛一夜之間,共享單車在各大城市遍地開花,但隨之出現的問題也引發社會各界關注。
12個城市叫停共享單車新增投放釋放出哪些信號?共享單車該何去何從?共享經濟又該如何發展?《法制日報》記者就此采訪了業內有關專家。
用大數據科學投放
據相關媒體報道,近日,北京市交通委召集各區管理部門和15家共享自行車企業負責人,聽取共享自行車投放和管理的意見建議,經研究決定并下發通知,暫停在本市新增投放共享自行車。據最新統計,共享單車企業在北京市投放運營車輛總數已達235萬輛。
“現在一些城市開始對共享單車進行管理,這是共享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時,地方政府必須采取的措施。”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教授喬新生說。
共享單車自出現之日起,一直保持高速增長態勢,共享單車投放量太大是導致一些問題出現的原因。
如何投放共享單車才能確保科學合理?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生活服務電商、共享經濟分析師陳禮騰認為,共享單車投放可以借助大數據合理布局。為了更快占領市場,之前的各共享單車企業跑馬圈地顯得比較盲目,沒有針對性,這導致了大量單車的浪費。這種情況對企業與用戶來說都是不利的。隨著市場的發展,各企業也積累了相當的用戶數據,在未來的布局過程中,單車企業可以利用大數據、云計算的手段進行合理布局,配合適當的人工調度,提高單車的使用頻率。
“還應該有效發展循環經濟。伴隨共享單車的極速投放,共享單車爆滿街頭,將城市道路堵得水泄不通的畫面頗為常見。發展循環經濟不僅可以緩解社會壓力,還可以進一步節省資金。”陳禮騰說。
提升公民誠信意識
北京市交通委指出,共享單車在推動綠色出行、緩解交通擁堵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但其在方便市民出行的同時,也存在投放和停放無序的問題,特別是在一些地鐵站和公交車站、重要交通樞紐、大型商圈等區域,出現共享自行車過度投放、堆積占道等現象,給城市交通秩序、市容環境和市民生活造成了不利影響。
亂停亂放是共享單車給城市帶來的主要負面影響之一。
“目前法律沒有對自行車違規停放進行處罰的明確規定。對于亂停亂放行為,在國家新的規定出臺之前,共享單車公司應當在合同條款中加強違規停放的認定標準、處罰等內容,公安機關應適用相關法律法規進行行政處罰。政府部門也要加強監管,積極引導,盡早出臺相關政策制度規范共享單車的使用。”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主任曹磊說。
陳禮騰認為,共享經濟時代出現一些問題,一個重要原因在于一些公民的文化素質水平還未達到一定的高度,這在短期內很難改變。需要不斷普及素質教育,加上政府部門的引導、法律法規的約束,一步步提高公民的誠信守法意識。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