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環境質量吸引市民運動吸氧。記者石中華 攝
同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按照“世界眼光、國際標準、高點定位、海口特色”的標準,繼續深化生態修復、城市修補,加快推動城市更新。
大力推進有產業支撐、有文化底蘊、文明程度較高、生態環境優美的特色產業小鎮建設,打造一批具有海綿城鎮、智慧城鎮特色的新型綠色城鎮。推進全域旅游鎮墟改造,大力推進地下管網建設、道路路面改造、地上街景立面整治提升、市政公用及公共服務設施配套工程等。尊重自然格局,保護自然景觀和歷史文化風貌,注重鎮墟旅游形象塑造。推進國家級生態鄉鎮及市級文明生態村創建。
堅持“不砍樹、不占田、不拆房、就地城鎮化”,推進美麗海南“百鎮千村”工程。強化村鎮規劃和風貌管控,讓農村建筑融入椰林山水。加強農村宅基地管理,規范農村建房。大力推進農村“生態人居、生態經濟、生態文化”三項建設。加快農村道路建設,推進農村污水處理。探索與推行“共享農莊”等模式,推進田園綜合體建設。到2019年,力爭建成一批全省星級美麗鄉村示范村和鄉村旅游特色民俗示范村,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
深化專項整治
讓環境質量“節節高”
未來,全市將全面推行“河長制”。落實《海口市全面推行河長制工作方案》《海口市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方案》,健全四級河長體系,實行指標量化考核,對納入“河長制”管理的195個水體進行重點管護。對污染水體,堅持“控源截污、內源治理、生態修復、景觀提升”治理方式,“一河一策”“一湖一策”強化治理,嚴管重罰、立法保護。到2018年底,18個內河(湖)污染水體消除劣Ⅴ類水體,市域城鎮內河(湖)水環境質量總體明顯改善。
并加大大氣污染防治力度,落實《大氣污染整治長效機制方案》,抓好揚塵防治,推行綠色文明施工,強化渣土車流動檢查,增強環衛道路機械作業能力,到2020年,建成區道路機掃率達到85%,一、二級道路機掃率達到100%;抓好機動車尾氣防治,加快老舊汽車、船舶等交通運輸工具的報廢更新,嚴格執行高污染排放機動車全時段、全區域禁止通行;開展機動車保有量控制試點,嚴格外來車輛環境準入。
抓好工業廢氣防治,強化重點行業揮發性有機物治理和惡臭氣體防治措施;積極推進老舊工業區企業“退二進三”“退市入園”,解決結構性污染問題。抓好餐飲業油煙控制和排放,城區餐飲服務經營場所油煙凈化設施安裝率達到100%。嚴格限制和規范建設城區露天燒烤,嚴厲查處隨意焚燒秸稈、垃圾行為,推廣秸稈綜合利用示范工程。加強北部灣區域大氣污染聯防聯控,積極應對外來大氣污染物。
此外,開展土壤污染狀況詳細調查,進一步摸清土壤環境質量狀況,加強對農用地、集中式水源地保護區、土壤重金屬高背景值區域、重點污染源周邊等土壤環境質量狀況調查;實施耕地質量保護與提升行動,加大退化、污染、損毀農田改良和修復力度,對全市范圍內的廢棄礦坑實施生態恢復治理、復墾土地,因地制宜進行適于農、林、牧、漁以及建設用地用途的土地綜合利用。
大力推廣綠色生物防控技術和專業化統防統治,加強農業面源污染防治,推進畜禽清潔生產和生態化養殖,科學劃定禁養區、限養區和適養區,發展規模化生態養殖,適當減少農村散養戶和小型養殖場;制定《畜禽養殖及屠宰污染治理長效機制方案》,加快建設大中型沼氣工程,對規模化畜禽養殖廢棄物進行綜合利用。
推行垃圾分類,加快建立城鄉生活垃圾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和分類處理系統。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