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與長臂猿
10月25日下午,監測員在霸王嶺南叉河十字路崗傾聽是否有長臂猿的啼鳴聲。
文海南日報記者 蘇曉杰
10月25日,參加2017海南長臂猿大調查的52人組成了監測隊,我分在第一組,監測目的地在南叉河。中午各組出發奔赴各自的監測點。15時多,我所在的第一組驅車趕到南叉河山腳下,背起行囊徒步向目的地進發。傍晚時分,我們趕到監測點營地生火煮飯,支帳篷,在簡易房內安頓睡鋪。在燭光晚餐中,大家談論著歷次監測長臂猿過程中的趣聞,以及曾經在巡山中看到過的動物、稀有植物等,歡聲笑語過后,大家早早入睡。帳篷外的風吹得熱帶雨林中的樹葉嘩嘩作響,如同下雨般,令人難以入眠。
我回想起自己2006年7月首次進山拍攝長臂猿的往事。第一晚住在帳篷里,沉睡的我午夜翻身時,手掌拍在帳篷底下,“啪”一聲,濺了我一臉水,頓時驚醒。打開吊在帳篷頂部的手電,發現帳篷里積了很多水,帳篷外下著大雨。我立即拎起攝影包檢查是否泡水,還好沒有。掀起防潮墊墊在行囊上,我抱著攝影包坐到天亮。那次在山里尋覓5天,只有一次聽見長臂猿在遙遠的地方鳴叫。下山后,失望的我心里暗暗決定再也不上山追猿了。
2009年2月我再次上山追猿,2月19日清晨,跟隨監測員行至霸王嶺山脊路崗時,我們聽到了長臂猿第一次響亮悅耳的個體鳴叫聲,幾分鐘后,鳴叫聲連成片,它們開始“集體合唱”了。判定方向后,我們迅速循聲追趕至大榕樹附近,6只成體長臂猿正在采摘果實,生產約20天左右的2號母猿懷抱嬰猿躲藏在樹冠上,雄猿不離左右。猿爸爸、猿媽媽不時為嬰猿梳理絨毛,小嬰猿時而吃奶時而與猿爸爸玩耍。這一時期長臂猿對周圍任何響動都極為敏感,因為此季節果實不豐富,長臂猿不得不加大覓食范圍。猿群走走停停四處覓食,嬰猿一刻不離母猿懷抱。
當發現有人跟蹤時,其它長臂猿發出“咕咕、咕咕”的報警聲,個個顯得異常活躍,以吸引觀察者的注意力,2號長臂猿一家則快速離開“危險”區域。
我們順著長臂猿撤退的方向,翻山越嶺奮力追蹤,終于發現了猿群蹤影。為了不驚動猿群,我靜靜仰臥在大樹下觀察嬰猿動靜伺機拍攝。不料,頭頂上小嬰猿撒尿了,尿水滴滴答答撒到我的臉上。
我雖然發過誓不再上山,可我還是一年又一年進山尋找拍攝長臂猿,我與長臂猿的故事還有很多。
?
相關鏈接:
瀕危物種海南長臂猿發現新雌性獨猿 有助種群恢復?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