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單數字常把自己嚇一跳
“雙11”越來越像個節日了。
繼近兩年的“雙11晚會”之后,今年,電商又推出了“雙11廟會”——號稱史上最復雜網絡購物優惠活動:火炬紅包、群戰隊紅包、捉貓貓紅包,再加上買贈、滿減、定金翻倍……花樣翻新、層出不窮。各大電商平臺、App滿屏飄紅,“特價搶”“秒殺購”不一而足,只差無限次循環播放劉德華那曲“我恭喜你發財”作背景音樂。再配合上當日的零點守夜刷屏搶貨、老公/男友清空購物車獻禮,一派喜氣洋洋的節日氣象。
我的朋友P小姐早早拉好了清單,比好了價格,裝滿了購物車整裝待發。好奇心爆棚的雙子座文藝女青年P小姐是朋友圈公認的“帶貨小達人”,每年“雙11”過后都會第一時間曬出幾十個的“待收貨”訂單截圖給大家心里“種草”:從主打高科技賣點的負離子發梳、洗臉刷、美容儀,到主打便捷暖心牌的慢燉鍋、養生壺、榨汁檸檬杯,大到貴價無繩吸塵器、藍牙消噪耳機,小到網紅可撕指甲油、納米海綿洗碗擦……她總有買不完的新奇玩意兒。
當然,她也借此搶了不少諸如家用標簽打印機、睡眠瘦臉面罩之類莫名其妙的東西。“拔草嘛!”P小姐說。那些平淡無奇卻據說“好用到哭”的小物,貴得肉痛卻號稱“物有所值”的大牌,買了怕閑置、不買怕Out的各種“神器”,此時不試更待何時?在P小姐心里,“雙11”儼然已成為“拔草節”,值得用紅顏色標注在年歷上。雖說還差個正兒八經的假期,但那種盼收貨、盼嘗新的急切,讓之后一個月的每一天都像過年一樣充滿了期待和雀躍。
而對于一早就把“雙11”定義為“囤貨節”的我來說,這個“節日”過得有些百無聊賴。這些年,我也沒少在“雙11”搶貨,節后“待收貨”的訂單數字也常把自己嚇一跳。不過,我可不是“敗家”而是“居家”,趁電商活動囤日用品是精明主婦必然的選擇。洗發水、洗衣液、衛生紙、衛生巾,這些東西買不了吃虧上當,囤上一堆,差價算下來也正經能節省些許開銷。只是成箱堆在房間里,亂糟糟一片,讓人看了頭疼。想到1平方米幾萬元的房子用來囤放衛生紙,又實在心痛。今年“雙11”前,我拉開柜門,發現去年囤的衛生紙還沒用完,衛生巾足夠用到明年,沒拆封的洗發水、洗衣液,全都堆積如山,不由得涼了一顆囤貨之心。但這人人剁手的狂歡節不參與一下總是不甘心,于是也隨便刷了幾單,只是那心情頗有些類似孤身一人過年也要煮點速凍餃子吃。
倒是我爸媽,真正像小孩子盼過年一樣盼望“雙11”到來。他們對網上購物從排斥到接受,從讓我代買,到自己搞定搜索、比價、與店家溝通、下單、付款、收貨、評價,甚至退換貨等一系列手續,不過是這一兩年的事。這一兩年的網購體驗卻給他們帶來了極大的滿足感。每次我回家,他們對我說的第一句話總是:“猜猜我們最近在網上買了什么?”然后獻寶似的捧出,逐樣展示,買的東西也日益齊全。
學會網購后,“雙11”對他們來說,不再是新聞里幾千億的成交數字,而真正成為生活中一個值得期盼的節日。去年,一向早睡早起的我爸在“雙11”當了一回“夜貓子”,把早早看好的神款釣魚竿拍了下來,還拿著四處炫耀:“網上搶的!正經便宜不少!”今年,他又一早收藏了多功能釣魚箱。雖然搞不懂那些滿減、買贈、點火炬之類繁復的活動規則,但參與“雙11”本身已成為他們參與這個時代的一種方式,“雙11”對于他們,有了值得歡慶的獨特內涵。
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雙11”。從最初以購物安慰單身的“光棍節”到今天以購物全民狂歡的“剁手節”,“雙11”形式未變,意義卻已發生巨大變化,在不同人心里也被賦予了不同的意味。無論是興高采烈歡度節日,還是意興闌珊抱怨“沒了節味”,“雙11”無疑已不再是漫漫一年中的平凡一日。無數人在這一天用集中購物這一儀式來慰藉平淡的日常生活,而這也讓“雙11”越來越像一個盛大的節日。
?
相關鏈接:
海南工商部門加強“雙十一”網絡市場監管
“雙十一”臨近 寧波跨境電商備貨忙
雙“十一”海淘燕窩海參不要買 小心犯禁被退運
雙十一不能不防五大陷阱:定金非訂金 贈品不能保修
中消協“雙十一”提示:面對“預售定金”?消費者要看清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