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星青年按】盼星星盼月亮,終于盼到 “雙11”啦!購物的氣氛越來越濃,你的購物車里都有什么?零食、日用品、衣服、數碼產品、化妝品?千萬別忘了“腹有詩書氣自華”,為自己屯點“精神食糧”吧。
如果說,人生的旅程就是探尋一個又一個未知的可能,那么閱讀,或許就是不同世界的入口。“雙11”到來之際,小編為大家獻上名人們的“淘書指南”,讓你過一個書香味十足的“雙11”。“書中自有黃金屋”我們已為你準備好一輛“黃金購物車”,一起看看吧!
名家教你“淘”好書
魯迅:課外書也可納入囊中
“愛看書的青年,大可以看看本分以外的書,即課外的書,不要只將課內的書抱住。譬如學理科的,偏看看文學書,學文學的,偏看看科學書,看看別個在那里研究的,究竟是怎么一回事。這樣子,對于別人,別事,可以有更深的了解。”
魯迅先生在《讀書雜談》中提到了年輕人應該如何選書,在他看來應根據個人興趣選擇適合自己的書籍。對學生而言,在學好課內知識的同時不妨看看其他領域的書籍,增長見識,豐富自己的閱歷,成為一個“有趣”的人。
朱光潛:選能撼動心靈,激發思考的書
“走進一個圖書館,你盡管看見千卷萬卷的紙本子,其中真正能夠稱為“書”的恐怕難上十卷百卷。你應該讀的只是這十卷百卷的書。在這些書中間,你不但可以得較真確的知識,而且可以于無形中吸收大學者治學的精神和方法。這些書才能撼動你的心靈,激動你的思考。”對于一代美學宗師朱光潛先生來說,書既是他通向學術頂峰的必經途徑,也是他深厚修養和豐富靈魂的重要源泉。他認為“書多易使讀書不專精”,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書,也是一門學問。
老舍:憑“印象”選書
“我讀書似乎只要求一點靈感。‘印象甚佳’便是好書,我沒功夫去細細分析它……‘印象甚佳’有時候并不是全書的,而是書中的一段最入我的味;因為這一段使我對全書有了好感;其實這一段的美或者正足以破壞了全體的美,但是我不管;有一段叫我喜歡兩天的,我就感謝不盡。”
老舍先生的選書法很特別,他認為“‘印象甚佳’便是好書”。我們在“淘書”的時候,也可隨心一些,書中的某個經典段落沒準就能啟迪我們的人生。閱讀的深淺,不在于閱讀的數量,在于我們是否有真正領悟其內涵。
余秋雨:讀書要“畏友”
“應該著力尋找高于自己的‘畏友’,使閱讀成為一種既親切又需花費不少腦力的進取性活動。盡量減少與自己已有水平基本相同的閱讀層面,樂于接受好書對自己的塑造。我們的書架里可能有各種不同等級的書,適于選作精讀對象的,不應是那些我們可以俯視、平視的書,而應該是我們需要仰視的書。”
在著名作家余秋雨看來,讀書可以塑造自己,適當讀些高難度的書可以提高我們的閱讀水平。
“黃金購物車”來啦
他們說,這些書值得加入購物車!
余秋雨——《中國歷代經典寶庫》
余秋雨曾向讀者推薦《中國歷代經典寶庫》這套叢書,他說:“我的書房里,書籍更替的頻率很高,但有一套書一直安安靜靜地放著。這套書分量不小,長長一排多達60多冊,總名叫《中國歷代經典寶庫》,每冊分別是一種重要經典。我關注這套書,是因為它對中華文化與當代世界的關系問題,作出了令人愉悅的回答。而這個問題,在不少學者那里,卻總是處理得那么片面,那么極端,那么鋪張,那么艱澀,那么繁瑣,那么糾纏不清。”
嚴歌苓——《老生》賈平凹
嚴歌苓自小與書結緣,養成了閱讀的習慣,許多名著她從小便讀過。上大學時,嚴歌苓每年都要讀百部原著。近幾年隨著工作量的增加,閱讀時間有所減少,但她仍然保持著讀書的好習慣。在采訪中,她曾推薦過賈平凹的《老生》。
《老生》以老生常談的敘述方式記錄了中國近代的百年歷史。故事發生在陜西南部的山村里,從二十世紀初一直寫到今天。書中的靈魂人物老生,是一個在葬禮上唱喪歌的職業歌者,他身在兩界、長生不死,他超越了現世人生的局限,見證、記錄了幾代人的命運輾轉和時代變遷。
王安憶——《百年孤獨》加西亞·馬爾克斯
中國作協副主席、著名作家王安憶曾給讀者們推薦過《百年孤獨》,在她看來,這本書對她的啟迪特別大。“我讀書是看一本扔一本,扔掉的是書本,而留下的是人對書本的深刻理解和書本對人的啟迪。如果非讓我推薦一本書,我建議大家讀一讀哥倫比亞作家馬爾克斯著的長篇小說《百年孤獨》。這本書讓讀者看到的不僅是拉丁美洲的一百年,它簡直是把整個地球端到了讀者的面前來轉動了。”
馬云——《人生》路遙
馬云18歲高考落榜后開始打工,偶然讀到路遙的小說《人生》。小說中的主人公高加林鍥而不舍地參加高考,這使馬云很受鼓舞,他再次高考后考上了杭州師范大學。
俞敏洪——《三國演義》羅貫中
“我讀這本書時已經進了北大,這本書我讀了很多遍,現在提到很多故事我都能回想起來。書里面的英雄主義情結對我經營新東方很有啟發,我覺得這里面的幾個英雄是在用不同的方式爭天下。我的個性更像劉備,我從他身上受到的啟發也比較多。”
俞敏洪在演講時給臺下的同學力推《三國演義》,不僅因為它是四大名著之一,更是因為這本書激勵了他創業。
董卿——《一生》莫泊桑
作為主持人的董卿知識儲備扎實,對詩詞信手拈來,知性優雅的談吐讓不少觀眾盛贊。董卿說,剛上大學那會兒她一直被自卑困擾著,生活里一度找不到特別鮮亮的顏色,在那段難捱的歲月里,是書籍給了她力量。“我記得《一生》那篇小說里,作者莫泊桑說過挺樸素的一句話,生活永遠不可能像我們想像的那樣好,但也不會像我們想像的那樣糟糕,無論是好的時候,還是糟糕的時候,都一定要堅強,的確是這樣,人面對堅強和脆弱的能力遠遠超乎自己的想像。”
范冰冰——《月亮和六便士》威廉·薩默賽特·毛姆
英國小說家毛姆被譽為“最會講故事的作家”,《月亮和六便士》是其三大長篇力作之一,取材于法國后印象派畫家高更的生平,深入探討了生活和藝術兩者的矛盾和相互作用。
范冰冰在接受采訪時推薦過此書。她說“這是一本關于夢想與追尋的書。‘月亮’是美好而遙遠的,象征夢想,追尋的過程也許孤苦,也許一無所獲;‘六便士’象征世俗、瑣碎的生活,但也有其存在的價值。你的手中究竟是‘月亮’還是‘六便士’,看完之后,便會明白。”
何冰——《未來簡史》雅克·阿塔利
何冰,北京人藝走出的實力派演員。從《白鹿原》里的“鹿子霖”到《情滿四合院》中的“何玉柱”,這些年,他憑借精湛的演技不斷贏得觀眾認可。有人說他“一人塑千面”的演技,離不開他對劇本的深刻理解與深厚的臺詞功底,這些都歸功于他熱愛閱讀的習慣。在今年世界閱讀日何冰接受采訪時,他給網友們推薦了他今年在看的兩本書《未來簡史》與《時間簡史》。他認為,這兩本書寫得非常深刻,發人深思。
高圓圓——《追風箏的人》卡勒德·胡賽尼
高圓圓做客《快樂大本營》時,曾向觀眾推薦《追風箏的人》,一周后,該書在網上的銷量翻了十倍。
《追風箏的人》是第一部由阿富汗裔作家創作的英文小說。小說以追憶的形式講述了“我”和米桑之間的友誼變遷。因其時間、地點的特殊性,故事超越了單純友誼的講述,包含了對政治、宗教、民族,甚至對生命的思考。
李健——《渴望之書》萊昂納德·科恩
《我是歌手3》中李健唱過一首飽含寓意的民謠《陀螺》,盡顯儒雅氣質。當時,他手里拿著的那本書就是《渴望之書》。李健解釋:“我想要這個萊昂納德·科恩賜予我更多的低音。”這本書被李健無意中推薦后,在網絡上被搜索的次數陡增,不少網友紛紛在網上下單購買 “李健同款書”。
萊昂納德·科恩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美國民謠運動傳奇人物,詩人、小說家、民謠歌手、創作人。《渴望之書》是其最真摯動人的繪本詩集,畫作與隱隱透露著晦暗幽默的詩作相映成趣,是一部情感跨越國界的作品。
汪峰——《像一塊滾石》鮑勃·迪倫
鮑勃·迪倫是惟一一位獲諾貝爾文學獎的音樂家。《像一塊滾石》是他歷時三年,在手動打字機上敲出來的回憶錄,記錄的不僅有他靈感迸發的剎那,還有意氣消沉的時刻。
在汪峰的話語里,總是不斷出現金斯堡、鮑勃·迪倫、萊昂納德·科恩、約翰·列儂,還有吉姆·莫里森這些音樂人。《像一塊滾石》是他非常喜歡的一本書。
黃磊——《瓊美卡隨想錄》木心
黃磊說,“讀書是一種生活習慣,我不管去哪兒都帶著書。”《瓊美卡隨想錄》《哥倫比亞的倒影》《魚麗之宴》是他行囊中的必備之物。
黃磊讀書還有做眉批的習慣,“將來回首人生,還能根據這些文字回憶過去的感想,這是很有意思的事”。
《瓊美卡隨想錄》輯錄了木心的46篇散文,在這本散文集中,讀者可以體會木心行文“豐沛而嫻熟”的技巧,以及“在別人說不下去的地方說出別開生面的話”的特色。
趙又廷——《白夜行》東野圭吾
在今年熱播電視劇《三生三世十里桃花》里,趙又廷成功演繹了夜華,被譽為擁有“整容級”演技,并因此收獲海內外萬千粉絲。趙又廷令人欣賞的,除了入木三分的演技之外,還有他豐富的學識、涵養。
趙又廷一直是個閱讀愛好者。他透露,平時閑下來時自己也喜歡閱讀,小時候喜歡看金庸的武俠小說,現在看得比較多的是日本文學,例如村上春樹、東野圭吾、吉田修一等作家的作品,東野圭吾《白夜行》令他印象深刻。
親,你的購物車準備好了嗎?
?
相關鏈接:
雙十一多家旅行平臺趁機提前搶占元旦春節市場?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