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尼泊爾駐華大使利拉 馬尼 鮑德爾接受新華網專訪。新華網發 鞏陽 攝
“如果中國沒有采取開放、包容的對外政策,那可能會是世界的不幸。”尼泊爾駐華大使利拉馬尼鮑德爾,近日在接受新華網專訪時表示。對不久前落幕的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鮑德爾給予高度評價。他說,中共十九大報告具有世界意義。中國提出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將為世界帶來更多的機遇。
以下是此次專訪的主要內容:
新華網: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引起國際輿論的高度關注。會議期間,全球媒體紛紛在突出位置報道中共十九大,報道中國的發展成就,解碼中國的發展經驗,關注中國未來的道路怎么走。對十九大報告,您最關注什么?您對本次大會如何評價?
鮑德爾:中共十九大報告提出了許多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政策,因此,十九大報告具有世界意義。我對十九大報告幾乎所有領域的政策都非常感興趣,中國的經濟政策、國際關系、扶貧減貧、環境保護和全球治理等方面的政策,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這就是為什么我很有興趣去研讀十九大報告。
新華網:您認為,中共十九大為何受到國際輿論高度關注?十九大報告的內容具有怎樣的世界意義?
鮑德爾:中國現在是世界經濟強國,也是一支新興力量。中國的經濟發展影響世界的經濟走向,所以世界關注十九大,關注中國政策、中國的發展方向。
中共十九大報告指出,中國積極參與全球治理體系改革和建設。在我看來,十九大報告中,關于中國的全球治理觀,特別是關于經濟發展方面的政策,意義重大。
目前,很多發展中國家在經濟方面面臨巨大挑戰,正如習近平主席所說,中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一方面人民期盼更美好的生活,另一方面發展還不夠充分,還需要繼續發展。如何解決這一問題?需要在發展過程中,在提升人民生活水平的過程中,兼顧平衡。這是中國面臨的問題,也是世界發展的難題。
另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是,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間的差距正在日益擴大。十九大報告明確指出,中國將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所以,要縮小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的差距,唯有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開放、包容的方向發展,而不是采取一些手段禁錮經濟發展。
同時,這種外向型的、互動的、開放包容的對外政策,也有利于解決國際問題。我想,這就是世界人民關注中國,關注十九大的原因。假如中國沒有采取開放包容的對外政策,而采取了內向型政策,那可能會是世界的不幸。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