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尼泊爾駐華大使利拉 馬尼 鮑德爾接受新華網專訪。新華網發 鞏陽 攝
新華網:中共十九大報告說,要堅持和平發展道路,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您如何理解“人類命運共同體”這個概念?您對此如何評價?
鮑德爾:我個人認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這一概念,與佛教所說的“慈悲心”有一定聯系,因為只有對他人懷有慈悲和同情之心,世界才能獲得和平,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正是為了構建和諧社會。和諧社會指的是提升人民生活水平,讓社會變得更和諧、更宜居。否則,全球緊張局勢和地區沖突將會加劇,將給人類帶來更多的麻煩和仇恨。
中國共產黨倡導促進共同發展。我認為,要實現和諧穩定的全球秩序,就要做到均衡發展,應該通過相互交流,通過對經濟機遇和發展機遇的共同探索,通過包容性發展,通過擴大共同利益,從而達到利益共享,這樣才能構建一個更和諧的社會。
談到“人類命運共同體”,我很高興地看到,中國在促進共同發展的過程中主張和平。因為發展必須是和諧的、開放的、包容的。有些大國在崛起的同時,給其他國家帶來沖突和威脅。如果一些國家占主導地位,會讓我們尼泊爾感覺到被主宰,這不是我們所說的和諧社會——而中國給我們的,不是這樣的感覺。
新華網:十九大報告提出,中國支持多邊貿易體制,促進自由貿易區建設,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在當前的國際背景下,習近平主席提出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方向發展,具有怎樣的世界意義?
鮑德爾:中共十九大報告提出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這將為其他國家提供與中國合作的機會,促進這些國家的經濟發展。中國在商品流通、旅游、住房、金融投資等領域發展很快,在這種情況下,中國提出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將為世界帶來更多的機遇。
此外,國際問題也需要國際化的、開放型的解決方案,閉門造車無法解決國際問題,我們應該用國際視野來解決問題。在全球化大潮中,尼泊爾需要中國的支持,才能在全球化中獲益。
現在,富裕國家與貧窮國家的差距日益增大。國與國的貧富差距,靠國家內部無法解決,只能通過開放包容的政策才能解決。建設更開放的世界經濟,讓經濟全球化朝著更開放更包容的方向發展,有助于改善國際秩序。對于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作為發展中國家,尼泊爾持樂觀態度。
新華網:十九大報告說,中國堅持打開國門搞建設,積極促進“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您覺得,兩國未來將如何進一步加強合作惠及兩國人民?
鮑德爾:尼泊爾對“一帶一路”倡議非常感興趣。在北京舉行的2017“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很清楚地向人們闡釋了中國的一些政策——中國不僅發展本國利益,同時注重整個地區乃至世界的共同發展。
“一帶一路”倡議促進了多層次的互聯互通。倡議通過鐵路、公路的暢通,讓不同地區的人們得以交流,增進了人與人之間的理解。如果彼此能夠更好地理解對方,就可以促進和諧,讓民心相通。不僅如此,如果兩國人民交流增多,還會碰撞出“新思維”,也就是創造力。而這種創造力,無疑可以促進經濟發展,為人們創造更美好的生活。
中尼兩國始終保持著友好的外交關系。中國始終支持尼泊爾的發展,并不斷增加對尼援助,這讓尼泊爾人民獲得了幸福感。中國越來越領先、越來越發達,給予我們的幫助也越來越多。尼泊爾的經濟發展,與中國在技術、資本和市場方面提供的幫助密不可分。更重要的是,中國一直都愿意為我們提供幫助。
隨著中國投資的增多,尼泊爾民眾獲得了更多的機遇,過上了更好的生活。尼泊爾期待與中國進一步交流合作,通過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促進兩國人民交往。交往增多了,才能促進兩國人民互信與理解,才能創造更多機遇,讓兩國共享發展紅利。
?
?
相關鏈接:
“孔子故鄉·美麗山東”文藝晚會走進尼泊爾
中國駐尼泊爾使館舉辦國慶68周年招待會
嚴雋琪會見尼泊爾議會外事與勞工委員會代表團
尼泊爾第七屆“大使杯”漢語比賽頒獎典禮順利舉辦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