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口古村馮塘村的新貌。 記者 陳元才 攝
11月18日清晨,南國冬日的陽光透過蒼翠的橄欖林,在遍布火山石的土地上投射出斑駁光影。海口市秀英區永興鎮羅經村委會馮塘村村民馮斯凱伴著初陽,來到橄欖園中的“綠色水吧”忙活,采摘橄欖、清洗水果、擺放桌椅,將小店打理得整潔精致,等待著這個周末第一位客人的到來。
從“藏在深閨人未識”到“門前車馬紛縱橫”,在近幾年海口秀英區美麗鄉村建設的大力推進下,永興鎮和羅經村委會的干部引進企業發展鄉村旅游,建成馮塘綠園,使這個歷經400多年歲月的瓊北古村煥發出前所未有的生機。
馮塘村的美,美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剛進村,便見幾棵大榕樹遮天蔽日,游客在樹下品茶休息。村民介紹,這幾棵榕樹已有300多年歷史。
村子中央有一口約4畝的池塘,一池碧水宛如一顆綠寶石鑲嵌在古村中。“過去這個池塘很臟,村民的生活污水直接排到池塘里面。”馮塘村村民小組組長馮在福介紹,進行美麗鄉村建設后,村里將污水截流,引入村民各家的化糞池中。
古村的西北角,有一片水草豐茂的濕地,在水邊可見白鷺翩翩,因此得名白鷺家園。馮塘綠園副總經理王小龍說,以前村民在這進行農作物種植,經濟效益低且破壞生態,將這個濕地保護起來后,白鷺漸漸多了起來。
“不砍一棵樹,不占一畝地,在保護中開發。”這是天堡嘉圓公司進駐時董事長王斌的承諾。
走在綠園之中,可見許多民宿木屋散布在橄欖樹林間。馮塘綠園總經理杜思思介紹,這些橄欖樹樹齡都在15年以上,為了保護這片橄欖林,民宿木屋都選擇建在原本是荊棘叢的荒地上,沒有因此砍過一棵樹。
馮塘村的美,美在踐行傳統美德的淳樸民風。
“企業從外面帶來的員工僅8人,其余數十名員工都是馮塘及附近村的村民。企業進村兩年多,沒有丟過一件東西。”杜思思告訴記者。
“我們村總共有280多人,沒有吸毒、賭博這些現象。”馮在福介紹,馮塘村向來重視村規家風的建設,民風較為淳樸。
走在綠園之中,可以看見許多以“仁愛”“友孝”等傳統美德命名的亭子,游客在園中游覽,也可以感受到傳統文化的熏陶。
“為了弘揚尊老美德,從開業以來,園區每個月都會為村里老人發放200元的敬老補貼。”杜思思介紹。
村口有一間國學堂,上百年的石頭老屋被修葺一新,案幾、掛畫等體現出濃郁的中華傳統文化氣息。
馮塘村的美,美在產業提振,村民生活越過越紅火。
兩年多來,政府和企業整修了村中的道路,安裝新路燈,修建了公共廁所,馮塘村的面貌煥然一新。來馮塘村游玩的市民越來越多,村民的生活水平也邁上新臺階。
“有技術的村民可以去餐廳、客房等部門工作,沒有技術的也可以做文明疏導員,維護園區秩序。”園區營銷部工作人員王孔翔介紹。
“過去我們村人均年收入只有3000多元,現在翻了一番多,生活是越過越好了。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讓我們更有信心把村子建設好。”馮在福介紹,村民以每年800元一畝的價格將土地租給企業,同時在園區打工每個月也有兩三千元工資,還可以將自家農產品賣給游客,自留的檳榔園這幾年收成也不錯。
“我們企業希望通過一二三產融合促進當地村民增收。”王斌說,接下來在做好旅游開發的同時,將進一步延伸產業鏈,打響馮塘綠園的品牌,使村民和企業共同邁向更美好的生活。
?
?
相關鏈接:
海口馮塘村“老年志愿保潔隊”:九年如一日 “掃出”青春馮塘
探訪海口馮塘村 看古樸村落如何變成“世外桃源”
嵌在火山雨林里的“綠寶石” 海口馮塘村開辟五大主題景觀
海口永興鎮馮塘村:古村煥發新活力 老少皆文明使者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