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海口堅持“控源截污、內源治理、生態修復”,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美舍河,歷時9個月取得了明顯成效,獲得了出席中國城鎮水務發展國際研討會與新技術設備博覽會的專家們一致點贊。
       
     您當前的位置 : 聚焦海口>原創>

    院士評價海口治水:“生態文明理念的最深刻領悟”

    海口網 http://m.yinhu3.com 時間:2017-12-02 09:26

      美舍河鳳翔濕地公園乾坤湖景色旖旎。 本報記者 石中華 攝

      海口堅持“控源截污、內源治理、生態修復”,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美舍河,歷時9個月取得了明顯成效,獲得了出席中國城鎮水務發展國際研討會與新技術設備博覽會的專家們一致點贊。中國工程院士曲久輝、侯立安實地考察美舍河七中示范段和美舍河鳳翔濕地公園后,認為美舍河治理為水環境治理工作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可繼續大力推廣,提高城市的環境和居民幸福感。

      前來參加中國城鎮水務發展國際研討會的專家曲久輝院士調研鳳翔濕地公園。 本報記者 石中華 攝

      前來參加中國城鎮水務發展國際研討會的專家侯立安院士在拍攝鳳翔濕地公園美景。 本報記者 石中華 攝

      美舍河治理具有高度示范意義

      如果說城市是人的肌體,那么內河就是血管,水質好壞影響著城市健康。海口擁有優越的自然環境,美舍河縱貫海口市南北,流經龍華、瓊山、美蘭3個區,由海甸溪匯入大海,全長約16公里,水域面積68萬平方米。在上世紀90年代以前,美舍河清澈見底,兩岸鳥語花香。但隨著經濟發展、人口增加和城市化的推進,美舍河產生一系列環境問題,不僅影響城市形象,更讓沿岸市民受苦。美舍河常年受到養殖污染、河道兩側每天8萬噸的污水直排、長期留存的污泥積存和硬質護岸等問題的困擾。美舍河此前反復治理效果甚微,主要由于河道流經老城區管網不完善,上游存在種植業、養殖業等農業面源污染,治理和協調難度大,河道的水泥護坡更使得自凈能力銳減。

      2016年4月,海口市啟動美舍河綜合治理工程,圍繞“生態修復”“服務民生”等核心理念,將水體治理融入生態修復,以水體治理惠及民生,用生態修復進一步激活城市的發展動能,提升城市的顏值和價值。美舍河的綜合治理,采用控源截污——內源治理——生態修復——景觀提升的技術路線,從“本”上治理城市病。通過拉網式的管網排查,共清理339個排水口,解決395戶用戶錯接亂接問題。海口在控源截污上使繡花功夫,終于截斷了每天8萬立方米的污水直排。隨著美舍河的5個示范段修復同時進行,海口擯棄固化河岸的傳統模式,轉而建設生態河岸和濕地。于是人們看到,岸上混凝土岸線被拆除,轉而種植重陽木、椰子等本土樹種;岸邊親水棧道鋪設出來,紅樹林也在河道內進行栽種。

      “海口美舍河治理為海南生態省水環境治理工作提供了寶貴的經驗。美舍河治理能夠很好地截污,又能夠很好地恢復它的生態系統,還能夠利用生態系統當中的一些功能來凈化水質,這些都有很好的借鑒意義,接下的治水,就會少走彎路,調高效率,保證可持續的水環境改善。”中國工程院院士曲久輝說。

      海口美舍河生態攝影大賽吸引周邊市民前來觀看。 本報記者 王浩寧 攝

      經過水體治理后的美舍河水清岸綠,愈加凸顯出城市水文脈絡。 張茂 攝

      海口水體治理成效非常明顯

      在水體治理過程中,海口率先推進河長制試點工作,建立了覆蓋全市所有195個水體的市、區、鎮(街)三級河長組織體系,成立了市、區兩級河長制辦公室;2016年12月,海口調整思路,改“九龍治水”為“一龍治水”,成立市治水辦,設立綜合組、項目組、截污納管組、摸排組、園林組、環保組、質監組、專家組、宣教組、講解組等10個工作組;根據《海口市濕地保護修復總體規劃(2017—2025年)》,將全面加強海口市濕地資源保護和實現濕地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改善全市人民環境質量,重現海口“水城”歲月,打造獨具特色的“國際濕地城市”。

      曲久輝對海口全面推行河長制、創新治水工作機制、加快推進濕地保護及修復以及將紅樹林、火山石等本土樹木和材料運用到水環境治理中等工作表示肯定。“美舍河治理不光是有技術的經驗,同時理念也是非常先進的,特別實現了水和生態的融合。在治理的管理上也采取了河長制,而且河長制又非常到位,同時通過一系列的具體措施和政策管理以及領導的高度重視,使海口市的水體修復效果明顯,這些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示范意義。”曲久輝建議,未來海口的水環境治理,在工程和技術層面上要加大力度,不斷提高水質的處理效果并使之趨于穩定。對于已經治理好的水體還要繼續保護,在控源截污方面還要進一步下工夫。

      作為美舍河5個生態修復示范段之一,鳳翔濕地公園位于瓊山區鳳翔路兩側、椰海大道北側,以鳳翔路為界,分為南北兩區。在美舍河鳳翔濕地公園,有一塊海南最大的人工梯田濕地,占地面積1.4萬平方米公里,是人工建造控制的強化濕地污水處理系統,日處理水量可達5000噸,遠期10000噸的污水處理廠尾水,融合了10項中國科學院水處理專利技術,人工梯田濕地共有8級,每一級都有粗石子、細石子和生物填料顆粒填充的過濾層,污水層層凈化,對水體全面改善。中國工程院院士侯立安作為我國著名環境工程專家,在飲用水安全保障、分散點源生活污水處理和人居環境空氣凈化等方面,率先提出并成功研發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水處理及空氣凈化技術和系列裝備,取得了多項突破性成果和富有創造性的成就。他說,海口水體治理的成效非常明顯,海口水體治理最大的亮點是采用了當地的地勢地貌地形,采用一些集中處理和分散點源控制的方法,包括還有一些生物的方法。他認為,海口把“山水林田湖草”作為一個生命共同體統籌治理,體現了對生態文明理念的深刻領悟。

      “美舍河的水比治理前有了明顯的好轉,但是要注意兩個問題。”侯立安說,一是我國對水體黑臭的治理有明確要求,海口美舍河經過治理水質能夠達到Ⅴ類標準,還有進一步提高的空間,能不能通過進一步把現在的五類提升到Ⅳ類或Ⅲ類,甚至更好;二是把水體治好了千萬不能讓其反彈,這就要求管理上下功夫,把治理好的水保護好,使之成為城市一道美麗的生態景觀。

      

      美舍河生態修復過程中,在道博龍湖旁發現的一處古遺跡——“仙人峒”。 本報記者 梁冰 攝

      曾坐落在美舍河畔的“瓊州第一塔”——明昌塔。 (資料圖)

      美舍河生態修復疏理文脈高度提升城市內涵

      改革開放后,我國社會和經濟發展取得了顯著成就,但是經濟高速發展、城市不斷擴張,水體問題突出。針對水污染途徑多元、水質安全隱患多樣的現實威脅。侯立安提出,積極推進海綿城市建設,加強海水、雨水、再生水等非常規水資源開發利用;提高水污染防治水平,從源頭消減污染物排放量,保障水資源綠色開發利用;推進凈水行業由環境污染控制向低能耗、資源化、能源化、生態健康的綠色方向轉變,提高再生水處理回用綠色化水平,推進流域源潔流清。

      海口的水體治理也在踐行侯立安提出的這些理念。海口將治水融入生態修復,運用海綿城市的建設理念。河道兩邊的綠帶空間構建起“滲、滯、蓄、凈、用、排”六位一體效果,在洪水來臨時能夠發揮治蓄與增強排澇的功能。目前,美舍河綜合治理項目一期5個示范段基本完工,岸上樹木、河中水草,鳥兒歡鳴、魚兒嬉戲的景象重現。而鳳翔濕地公園更為城市居民提供優質的生態空間,成為周邊居民休閑的好去處。公園在提升水體環境的同時,完善基礎設施,帶動水系周邊土地的綜合利用及價值提升,實現生態效益、社會效益、經濟效益的有機會結合,充分體現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美舍河不僅是一條美景之河,也是海口地區的文脈之河,串起了一座城的古今歲月,留下了一座城的勝景遺跡,沿岸匯集了海南文化體育公園、府城、五公祠、仙人峒、南溟古剎——大悲閣、海口老城等全省最重要的人文歷史場所,南洋文化、海南本土文化在此交相輝映。侯立安說:“誰也不愿意在黑臭水體周邊生活,但如果治理好了,就是一道美麗的水景觀,打造出城市水文化,就會讓城市更加增色。”

      “周邊的居民如果60%認為水體是黑的、臭的,那就必須治理,黑臭水體治理達到相關的數據標準外,還有一個重要的感官標準,就是要90%的民眾認為水體不黑不臭了。水環境的改善,會讓周邊居民提升幸福感,也會讓更多居民參與到水環境的保護中來。”侯立安說。

      近些年,曲久輝在水質科學與技術方面取得豐碩成果: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國家技術發明獎1項、何梁何利科技獎1項、國際創新項目獎2項……2009年,曲久輝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他說:“對待水污染,技術治理的只能是過程和末端的污染,根本的出路還在于產業結構的調整、在于發展模式的創新、在于全社會價值觀的轉變。”

      曲久輝表示,要構建一套綠色的城市水循環系統,來保障生態系統的健康,實現生態系統的完整性;它不是灰色的,是綠色的,綠色的標志就是再生的,過程是清潔的,我們可以回收能源、回收資源,可以回收利用這其中的水;這個過程當中是沒有風險的,它不僅是源頭控制,削減了風險,而且在處置過程當中它也規避了風險,它應該是可持續利用、可持續管理、可持續作用的。所以,未來的城市水系統,它應該是建立在一種全新的概念之上,特別是在排水當中,能建立在標準和效應協同控制之上。

      “從技術本身看,治理水污染是一個系統工程。因為很多情況下,環境污染是多介質的交互作用,水、氣、土壤之間相互影響,各種環境要素之間的關系要綜合考慮。”曲久輝說,如氨從畜禽養殖場排放到土壤和水體,也會揮發到空氣中促進霧霾形成,具有典型的污染物多介質傳輸特征。那么治理的過程也應該從水污染的復合性和非線性特征出發,構建并實施系統和綜合治理、污染物資源化和能源化的新模式。

      記者祝勇

      (海口網12月2日訊)

      

      

      

    相關鏈接:

    海口加大美舍河巡查力度 勸阻垂釣、網魚案例68起
    海口龍華“環境保護,我承諾!”志愿活動走進美舍河濕地公園
    深讀|海口美舍河生態本底“斷臂再植” 讓一切生物都重新來過
    海口高新發控公司美舍河現場宣講十九大精神

    ?

    相關鏈接:
    海口高新發控公司美舍河現場宣講十九大精神
    海口龍華“環境保護,我承諾!”志愿活動走進美舍河濕地公園
    [來源:海口網] [作者:祝勇] [編輯:程小欣]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日報海口網入駐“新京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多彩節目,點亮繽紛假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新年音樂會將于2024年1月1日舉辦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招才引智專場誠意攬才受熱捧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獲評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災后重建看變化·復工復產
    圓滿中秋
    勇立潮頭踏浪行
    “發現海口之美”攝影大賽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蘭機場T2值機柜臺17日起調整
    尋舊日時光 海口部分年輕人熱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襯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樂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騰煙火氣 夜間消費活力足
    海口:長假不停歇 工地建設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過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賽(精英賽)活力開賽
    海口天空之山驛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尋玉兔 共慶海口最中秋
     
    |
    |
     
         m.yinhu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

    瓊公網安備 46010602000160號

      瓊ICP備2023008284號-1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