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來參加中國城鎮水務發展國際研討會的專家曲久輝院士調研鳳翔濕地公園。 本報記者 石中華 攝
前來參加中國城鎮水務發展國際研討會的專家侯立安院士在拍攝鳳翔濕地公園美景。 本報記者 石中華 攝
美舍河治理具有高度示范意義
如果說城市是人的肌體,那么內河就是血管,水質好壞影響著城市健康。海口擁有優越的自然環境,美舍河縱貫海口市南北,流經龍華、瓊山、美蘭3個區,由海甸溪匯入大海,全長約16公里,水域面積68萬平方米。在上世紀90年代以前,美舍河清澈見底,兩岸鳥語花香。但隨著經濟發展、人口增加和城市化的推進,美舍河產生一系列環境問題,不僅影響城市形象,更讓沿岸市民受苦。美舍河常年受到養殖污染、河道兩側每天8萬噸的污水直排、長期留存的污泥積存和硬質護岸等問題的困擾。美舍河此前反復治理效果甚微,主要由于河道流經老城區管網不完善,上游存在種植業、養殖業等農業面源污染,治理和協調難度大,河道的水泥護坡更使得自凈能力銳減。
2016年4月,海口市啟動美舍河綜合治理工程,圍繞“生態修復”“服務民生”等核心理念,將水體治理融入生態修復,以水體治理惠及民生,用生態修復進一步激活城市的發展動能,提升城市的顏值和價值。美舍河的綜合治理,采用控源截污——內源治理——生態修復——景觀提升的技術路線,從“本”上治理城市病。通過拉網式的管網排查,共清理339個排水口,解決395戶用戶錯接亂接問題。海口在控源截污上使繡花功夫,終于截斷了每天8萬立方米的污水直排。隨著美舍河的5個示范段修復同時進行,海口擯棄固化河岸的傳統模式,轉而建設生態河岸和濕地。于是人們看到,岸上混凝土岸線被拆除,轉而種植重陽木、椰子等本土樹種;岸邊親水棧道鋪設出來,紅樹林也在河道內進行栽種。
“海口美舍河治理為海南生態省水環境治理工作提供了寶貴的經驗。美舍河治理能夠很好地截污,又能夠很好地恢復它的生態系統,還能夠利用生態系統當中的一些功能來凈化水質,這些都有很好的借鑒意義,接下的治水,就會少走彎路,調高效率,保證可持續的水環境改善。”中國工程院院士曲久輝說。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