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學者駁斥“南京大屠殺否定論”:該論調早已破產
2017年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也是這場慘絕人寰的歷史事件80周年紀念日。在日本,雖然政府一直承認該事件,學界也進行了充分論證,但長期以來少數右翼分子反復炮制各種“否定論”,試圖為其戰爭罪行辯解。日本近代史學者、戰爭史專家等接受參考消息記者采訪時指出,雖然這些說法早已被證偽,但其反復粉墨登場可能對欠缺戰爭歷史教育、不了解事實的年輕人產生影響。要防止重蹈覆轍,日本必須銘記戰爭歷史,傳承戰爭記憶。
“否定論”早已破產
12月13日,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舉辦“丹青映史——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80周年祭藝術作品特展”,圖為學生觀看展覽。中新社記者 富田 攝日本近代史學者、一橋大學教授吉田裕是研究東京審判、南京大屠殺等歷史的專家。他指出,日本于1951年簽署的《舊金山和約》第11條明確提到日本接受東京審判的結果,其中包括對南京事件責任者的懲罰,即日本政府早已承認南京大屠殺。但由于對戰爭責任的追究不徹底,和約生效后戰時執政者又重返日本政壇,右翼也隨之抬頭,出現了為戰爭評價翻案的論調,其中就包括“南京大屠殺否定論”。
吉田說,由于當時社會整體反戰氣氛濃厚,這些說法并沒什么市場。在中日建交前后,朝日新聞記者本多勝一前往中日交戰的故地探訪并搜集平頂山事件、南京大屠殺等的受害者和幸存者的證言,以《中國之旅》為題在《朝日新聞》連載報道,引起廣泛的社會反響,對“戰爭美化論”構成有力一擊。與此同時,歷史學界也搜集各方資料進行研究論證。隨著學界的研究推進,“否定論”的說辭在上世紀80年代末幾乎已經全部破產。
吉田介紹說,包括他、本多、南京事件研究專家笠原十九司,以及曾作為陸軍中隊長到中國戰場作戰的一橋大學名譽教授、歷史學者藤原彰在內,日本歷史學界和媒體的有識之士在1984年共同成立了“南京事件調查研究會”,并出版《南京大屠殺否定論的13個謊言》,對右翼的論調進行了系統駁斥。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