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圈門村新的村級辦公場所
彎彎直直水泥路,方方圓圓小廣場,高高低低新樓房,早早晚晚路燈亮……秋風送爽的季節,四川九龍縣洪壩鄉羊圈門村展現著這樣一幅景象。如果說脫貧攻堅是一場考試,那么羊圈門村村民們一張張幸福的笑臉,便是這場考試中最滿意的“答卷”。今年以來,羊圈門村面貌、群眾的心理都發生了巨變。
過去的九龍洪壩鄉羊圈門村,地處半山腰,交通不便,村里沒有特色支柱產業,村民人均年收入不高且貧富差距大。村里沒有衛生站、活動室、幼兒園、村文化室,更沒有聯戶路、入戶路,脫貧難度大。2015年,洪壩鄉簽下“軍令狀”,立志在2016年使貧困村羊圈門村退出,貧困發生率低于3%,三年內提前脫貧奔小康。如今,洪壩鄉脫貧的“沖鋒號”吹得正響。
羊圈門村濱東組原住在泥石流區域的貧困戶搬進了集中安置點
告別泥巴墻石板房 貧困村民住進現代舒適新居
“我家原來是土房,遇到下大雨就發愁,現在政府幫我們蓋了新房,日子過得很有勁。”一說到自家生活的變化,羊圈門村易地搬遷項目的受益者倪依批子就滿臉笑容。熟悉洪壩的人都知道,以前這里的農牧民群眾的住房大多都是石板房,人畜混居,條件極差。不僅害怕大雨天氣,羊圈門村濱東組很多貧困戶還住在泥石流區域。
為了改變貧困戶的居住環境,保障生命安全,洪壩鄉利用易地搬遷和避險搬遷項目,在羊圈門村羊圈門組統一征用土地,采取統規統建的方式安置了17戶濱東組農牧民,其中易地搬遷3戶。此外,政府還分別在羊圈門組、小鋪子組、中心村建成藏家新居109戶、避險搬遷6戶、易地扶貧搬遷13戶、危房提升改造12戶,完成農戶風貌改造82戶,現所有貧困戶的住房均達到了“五有兩分開”,家家住上了好房子,住房安全有了保障。
走進羊圈門村,只見家家的庭院打掃得干干凈凈。據悉,目前該村正準備創甘孜州州級文明村。羊圈門村第一書記朱榮康說,現在村里的樓房率已經達到70%以上,原來是“泥巴墻,石板房”,現在是“不見磚,不見梁,真皮沙發彈簧床,解手不出房”。
?
?
相關鏈接:
【“砥礪奮進的五年”成就展】六年磨一劍的“復興號”?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