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全國近千名大學生為鄉村作規劃設計 專家指鄉村規劃應回歸“鄉村”文化特質
山林“退”耕、護山育林,水體“退”污、凈化水體、生產沼氣,低地“退”耕、修復土壤;結合村莊文化、農業、自然旅游資源,打造“農業有機”“文畫并進”“老有所為”“游有所樂”的宜居宜游美麗鄉村……這是同濟大學城鄉規劃專業一本科生團隊對浙江臺州市黃巖區寧溪鎮白鶴嶺下村所作的規劃設計方案。
16日,“2017年度首屆全國高等院校城鄉規劃專業大學生鄉村規劃方案競賽”在同濟大學揭曉,75個獎項現場頒發,包括5個一等獎、8個二等獎、12個三等獎、15個優勝獎、27個佳作獎及8個單項獎。獲獎的75件鄉村規劃設計方案將在同濟大學展出一周。
本次競賽由中國城市規劃學會鄉村規劃與建設學術委員會、小城鎮規劃學術委員會共同主辦。要求參賽大學生為浙江臺州基地、安徽合肥基地、全國自選基地3類基地作規劃設計。其中,臺州基地為臺州市黃巖區寧溪鎮白鶴嶺下村,由浙江工業大學、臺州市黃巖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臺州市規劃局黃巖分局、臺州市黃巖區寧溪鎮政府共同承辦;合肥基地為合肥市廬陽區三十崗鄉,承辦方為三十崗鄉政府和安徽建筑大學;全國自選基地的承辦方為同濟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上海同濟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
該項賽事今年5月一經推出,即在全國范圍內引發熱烈響應,全國近70所開設城鄉規劃專業及相關專業的高校大學生積極組隊,咨詢、報名。6月至8月間,臺州基地和合肥基地專門組織了參賽高校大學生的現場調研活動。
此次競賽一共收到來自全國60所高校的136個鄉村規劃設計方案,涉及在校大學生727人次、指導教師317人次,涵蓋全國19個省份的41個地級市。
參與競賽評審的專家們表示,此次參賽的大學生覆蓋面廣,村莊類型多樣,從這些規劃方案中可以看到當代大學生對鄉村的生態修復、人居環境、鄉村文化振興問題乃至鄉村老齡化等深層次社會問題的關注,展現了城鄉規劃專業大學生對鄉村的理想和情懷。
專家們同時指出,做好鄉村規劃,不能將城市規劃的手法應用于鄉村規劃,而是要真正樹立“鄉村”理念,既要準確把握鄉村規劃的本質特征,又要立足當地進行深入調查,以獲悉其自然和社會經濟以及歷史等多方面的信息,在規劃中以問題為導向,精準規劃,回歸“鄉村”文化特質。
獲獎作品各有其創新亮點。西安建筑科技大學一學生團隊在對黃土高原一傳統村落所作的題為《黃土天成·智慧彌新》的規劃方案中,直面黃土生態現狀,提出依托相關研究機構建立黃土科研實習基地、根植甘陜高原文化培育黃土藝術創作基地、憑借歷史村落遺存打造黃土休閑體驗基地,以此活化鄉村的存量資產,帶動相關產業發展、文化保護和生態環境修復。
南京大學一學生團隊在對合肥三十崗鄉所作的題為《永吾鄉》的規劃方案中,緊扣鄉村規劃重落地、重運營的特點,以當今中國中產階層崛起和大眾消費升級的時代為背景,提出將三十崗鄉打造成為“鄉野生活宜居地”和“鄉村美學體驗地”,為新一線城市近郊和生態敏感地區的規劃設計帶來啟示。
競賽組委會表示,此次競賽吸引了全國城鄉規劃專業學生關注我國鄉村的建設及規劃,提升了同學們學習、研究、思考如何促進鄉村振興的熱情,是學習貫徹十九大精神、將城鄉規劃專業教育與社會實踐緊密結合的一次有益嘗試。
舉辦此次鄉村規劃方案競賽,也是今年中國城市規劃學會鄉村規劃與建設學術委員會、小城鎮規劃學術委員會圍繞著鄉村規劃教育組織的一系列學術活動之一,旨在積極推進鄉村規劃領域的專業知識發展,培養具備鄉村規劃專業能力的技術人才。今年6月,在同濟大學舉辦了鄉村規劃教育論壇,期間發布了《共同推進鄉村規劃建設人才培養行動倡議書》,呼吁社會各界關注鄉村規劃教育事業發展。(完)
?
相關鏈接:
長篇小說《一抹滄?!吩诰┭杏懀赫蔑@鄉村敘事的活力?
·凡注明來源為“??诰W”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