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管理規范,金棕櫚美食一條街的商家生意越來越好。
美食街擦亮夜市新名片
夜幕降臨,瓊山區福地美食街華燈初上,人潮涌動。
紅色的高大門樓熱情洋溢迎客來,兩側的多層建筑立面古色古香,600多年歷史的古城墻充分融入到特色美食街中,讓市民在品嘗風味美食的同時,盡情欣賞到古城墻古色古香的韻味。
61歲的何樹英,每晚都到美食店經營炸炸。此前,她推手推車在一條小巷內賣了10多年的炸炸。“那時城管隊員一出來,就得想辦法跑。”何樹英回憶道,盡管東躲西藏,生意并不怎么樣。在“雙創”開啟后,聽說福地美食街攤車招商的消息,便報名進駐經營。如今,她有了自己的攤車,起名為“英姐炸炸”。跟以前相比,干凈整潔的經營環境,讓她的生意更好做了。
“福地美食街以前是培龍市場后的一處馬路市場,路中間全都是鐵皮房,小商小販把路堵得水泄不通。”想到一年前的情景,瓊山城投公司總經理助理杜偉至今記憶猶新。2016年4月,瓊山區政府對街區進行拆除,并在市“雙創”指揮部的大力支持下完成了改造。改造后的美食街,已成為一條以瓊臺古建筑傳統文化特色為主題,集休閑娛樂、餐飲美食、購物消費為一體的古城文化特色美食街,也是海口首批重點“雙創”觀光夜市樣板街。
熱鬧非凡的夜市,豐富了海口的夜生活,也讓五湖四海的游客從夜市中了解到了海口的本土風俗特色和餐飲文化。在推進城市精細化管理方面,海口絲毫不放松,通過“1+N”綜合監管,即1個街道(鎮)牽頭,“N”是整合城管、工商、環衛、食藥監、公安等部門,把食品安全作為重要內容進行綜合管理,實行“網格化”管控,實現夜市管理社會共治格局。
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夜市管理舉措一天比一天規范,生意也一天比一天興旺。在金棕櫚風情小吃街賣烤生蠔的攤販張秀珍告訴記者,由于管理規范了,回頭客越來越多。以前在外面擺攤一天只賣200多個生蠔,進入金棕櫚小吃街后,一天可以賣1000個以上。
夜市,不僅僅再是為市民提供消費服務的場所,也是游客了解海口地方生活習俗、飲食文化、本土特色的一個窗口。如今,泰龍城美食街、福地美食街等獨具椰城特色的“城市窗口”吸引了八方來客,讓夜市逐漸成為海口一張新的“夜市名片”。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