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課下楊冬梅與學生們親密如友。受訪者供圖
關于她獨創的教學方法,楊冬梅解釋說:“‘哲樂’是我自己取的名字,蒙語里譯為‘植物的藤葉’。植物的藤不像參天大樹那樣硬、直,但是它有向上攀爬的精神,即使繞了很大的彎,但只要找到一個支點,它就會一直向前。我取這個名字是因為我的孩子們處在少數民族鄉村學校,許多孩子家庭條件不是太好,孩子們內心自卑,但是我希望我的孩子們像藤蔓一樣自信、勇敢、積極向上、敢于攀爬。”
楊冬梅利用孩子天生的好奇心,用漢字的會意字、象形字等特點分析生字。她也會針對一個漢字和學生一同探討識記方法,這個方法不拘于必須合理,但能充分調動孩子們的主觀能動性,只要他們有辦法記住生字,一律給予鼓勵。
這種教學方法效果顯著,楊冬梅的學生經常在當地語言學習比賽中獲獎,畢業班也一直保持98%的升學率。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