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北京市統計局、國家統計局北京調查總隊發布了2017年北京市經濟運行情況。經初步核算,2017年北京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28000.4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6.7%,增速略低于上年0.1個百分點。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120.5億元,下降6.2%;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5310.6億元,增長4.6%;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22569.3億元,增長7.3%。
北京市統計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龐江倩特別提到,去年北京全年新經濟實現增加值9085.6億元,按現價計算,增長 9.8%,占全市經濟的比重為32.4%。其中,高技術產業增加值6387.3億元,增長9.5%;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4531.3億元,增長10.6%。在第三產業中,去年北京的金融、科技服務、信息服務等優勢行業對全市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合計達到53.3%。
北京常住人口2170.7萬人
昨天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末,北京市常住人口2170.7萬人,比上年末減少2.2萬人,下降0.1%。從年齡構成看,0-14歲常住人口226.4萬人,占全市常住人口的比重為10.4%;15-59歲常住人口1586.1萬人,占73.1%;60歲及以上常住人口358.2萬人,占16.5%。從城鄉構成看,城鎮人口1876.6萬人,鄉村人口294.1萬人;城鎮人口占全市常住人口的比重為86.5%。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6.9%
昨天發布的數據顯示,去年北京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7230元,比上年增長8.9%,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6.9%。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2406元,增長9.0%;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240元,增長8.7%;扣除價格因素,城鎮、農村居民收入分別實際增長7.0%和6.7%。
昨天還公布了去年對本市低收入農戶的統計監測調查結果。此次調查范圍為在北京市10個遠郊區中經過精準識別和建檔立卡確定的7.3萬戶、15.6萬人和234個低收入村,調查對象采取分層抽樣方式,從7.3萬低收入戶中抽取4200戶。根據去年對低收入農戶統計監測調查結果顯示,2017年北京市低收入農戶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萬元,達到10698元,同比增長19.4%,明顯快于全市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7%的增速。
商品住宅銷售面積下降近四成
數據顯示,去年北京市商品房銷售面積為875萬平方米,比上年下降47.8%。其中,住宅銷售面積為612.8萬平方米,下降38.3%。而寫字樓和商業用房的下降幅度更多,分別達到73.9%和42.2%。
同期內,北京市商品房新開工面積為2475.7萬平方米,比上年下降12%。但住宅新開工面積不降反增,出現了1.4%的增幅。寫字樓、商業用房的開工面積全面下降,降幅均超過兩成。去年全市商品房竣工面積為1466.7萬平方米,比上年下降38.5%。其中,住宅竣工面積下降超過50%,達到52.6%。
新開工房屋中超四成是保障房
與此同時,全市保障性住房各項指標全面提升。截至2017年末,北京市保障性住房施工面積為4277.5萬平方米,占新建商品房施工面積的33.9%,比上年提高3.7個百分點。全年新開工保障房1023.1萬平方米,占全市新開工面積的41.3%,比上年提高3.9個百分點。全年保障性住房銷售面積267萬平方米,占新建商品房銷售面積的30.5%,提高12.6個百分點。(記者張欽)
?
相關鏈接:
小桃枝折射基層治理大變革——北京平谷搭建“生態橋”治理見聞?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