⑤水天一色的新舊溝。(特約記者 陳松 攝)
⑥水木環繞的東寨港。(特約記者 陳松 攝)
五源河:生態文明建設戰略示范工程
“河邊多了很多小木箱和小木塔做的昆蟲博物館,真是有意思。”近日,五源河國家濕地公園示范段的“生物塔”“樹池洼地”“枯木”等生境引起了不少市民的興趣。
“五源河濕地公園建設中突出的亮點之一是利用生態節水地形的塑造,形成了各種動物、昆蟲的生境,從而達到修復、保護、豐富生態系統的目的。”據設計單位北京蒙草生態設計院工作人員介紹,五源河之前因其水利硬化駁岸的設置導致河道生態環境遭到破壞,原生植被退化嚴重,生物多樣性差。在此次生態修復過程中,設計公司在南側示范段,對坡面地形采用“S”型處理,不僅可以緩沖地表徑流,凈化坡面徑流,促進下滲,同時還能做到干濕分區,營造多種生境。
如今,在五源河入海口示范段,硬質堤岸已轉化為生態駁岸,恢復了河道的自然形態,通過增加岸線的長度和軟度,給沿岸環境帶來更大的邊緣效應和生態效應,為水體凈化、多種鳥類和水中生物的棲息創造條件,營造出豐富的生態景觀效果。據悉,五源河濕地公園規劃以椰海大道為界南北向將公園分為兩期建設,整個五源河濕地公園項目將于2018年年底形成規模。
擬建的五源河濕地公園南起永莊水庫,北至五源河河口海域,形成特有的庫塘—河流—海岸復合濕地生態系統,有近海與海岸濕地、河流濕地、沼澤濕地、人工濕地等4個濕地類及10個濕地型。總體上,五源河縱貫濱海旅游、城市發展和生態控制三條發展軸線,形成了以海灣與海岸線、河道水系、生態廊道和城市通道的基本骨架,該河流域面積為84平方公里,干流長約27公里,包含永莊水庫、五源河及河口海域三個濕地單元。公園劃總面積1300.58 公頃,其中濕地面積958.39公頃,濕地率為73.69%。
據了解,濕地公園規劃與建設充分考慮河流濕地各項生態功能的有效發揮,將防洪供水水利工程與濕地公園建設有機融合,在濕地資源、濕地野生動植物生境得到良好保護的前提下,兼顧河流行洪安全,提升河流景觀,優化人居環境質量。通過河流自然水系連通、自然形態恢復、生態河岸設計、動植物生境營造等多種生態手段,更好地保護濕地生態系統結構的完整性與功能的穩定性,是海口市貫徹落實黨中央生態文明建設戰略的示范工程。
“未來五源河濕地將建立集濕地資源保護、濕地生態修復、濕地景觀展示、濕地文化宣揚功能于一體的國家級濕地公園。”市林業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濕地公園建設將全面加強公園內濕地生態系統的保護保育工作,通過對水源、水質、動植物及其棲息地保護等措施,控制人為干擾,改善水質,維護濕地公園內濕地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和豐富生物多樣性。通過濕地知識科普、濕地功能宣傳、濕地景觀展示等內容,提高公眾濕地保護意識。在保護濕地資源的前提下,結合流域實際情況開展濕地觀賞、體驗等生態旅游項目,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帶動區域經濟發展。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