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人員統一著裝,干凈整潔。
品牌夜市 彰顯本土獨有特色
改造升級后的海大南門夜市,不僅讓攤主更有幸福感,也為游客增添獲得感。這條300多米的夜市,匯聚著來自全國各地的特色風味小吃,以更加美麗整潔、更顯椰城特色的靚麗新貌迎接市民游客。
“來海口,這個夜市是我必去的地方。”年近40的李佳明是來自湖南的資深驢友,時隔一年之后再次走進海大南門夜市,美麗新夜市中的美味還是他記憶中熟悉的味道。“大飽眼福,大飽口福。”
“以前桌椅也比較矮,大家坐著小板凳吃東西,現在擱在路中央,不僅更寬敞了,桌椅也更高更多,坐起來舒服多了。”改造后的夜市贏得李佳明等游客的點贊。
林志濤介紹,此次海大南門夜市升級改造不僅是硬件提升,對管理也進行了精細提升。比如夜市為每個小吃攤位配備了兩塊防油污地板膠,分別鋪在餐車下面和就餐區,還設置了兩個專門的垃圾桶;組建了近20人的管理團隊,細化分工,劃分安保、交通疏導、巡查監督、保潔等多個組,每個組配備對講機,提升了管理水平。夜市建設配套更加齊全,提供免費的電動車停車位和公共廁所。
“接下來,還將繼續強化管理,制定規則,完善環保、食安等夜市核心議題的管理制度,今后將把好規則關,推動夜市逐步建立長效的監督管理機制。”林光說,同時做好服務,聯合城管、交警、環衛等政府相關部門,積極為夜市順暢運營提供主動服務,將強化與周圍居民溝通,爭取周圍居民的理解和支持。城管部門要和管理公司相互配合,對就餐市民形成積極引導,避免噪音擾民現象。
“夜市的長遠發展,要注重挖掘本土文化,塑造自身特色,進行差異化、特色化的發展。深入挖掘海南特有的傳統小吃,如糟粕醋、清補涼、海南粉、牛腩飯、豬腳飯等,將其打造為獨有的味道和品牌。”許正章建議,海大南門夜市在挖掘本土特色的同時,也要把創名牌、保傳統、守信譽作為夜市長久建設的根本,以長遠發展的眼光追求品質卓越,腳踏實地做精做大、做強做久,打造叫得響的特色品牌,擦亮接地氣的旅游新名片,讓夜市成為海口市民及游客購物、休閑、旅游的好去處。
專家建言
打好夜市特色牌 避免經營同質化
記者 曹馬志
目前,包括海大南門夜市在內的多家夜市相繼開業,海口夜市發展進入快車道,呈現多點開花態勢。與此同時,同質化的擔憂開始出現。對此,臺灣夜市資深研究專家、海口臺莉早餐負責人詹夏莉說,海口不同的夜市要立足本土,做精做特,打出特色品牌。
“臺灣夜市的做法值得海口借鑒。”詹夏莉認為,臺灣的夜市經久不衰,傳承歷史、保持傳統、堅持特色,是臺灣夜市文化的一大特征。臺北市政府立足本土,在發掘本土和傳統餐飲的同時,注重凸顯地方餐飲特色,做精做特,各個夜市獨具特色,但均保持了品種繁多、涵蓋范圍廣的特點。在士林夜市,不少攤位是幾代人傳承下來的,攤商將自家的特色小吃精細加工后打造成夜市的一道美食并創出品牌。這些品牌化的特色小吃是市場競爭的產物,更是臺灣民眾富有文化情感的追求,像蚵仔煎和臭豆腐等極富特色的傳統小吃在夜市中隨處可見。在臺北夜市,不但可以嘗到各地的美味小吃,也保留了本地流傳已久的傳統特色小吃,保持餐飲夜市的多樣性。
?
?
相關鏈接:
海口金盤夜市打造觀光夜市新標桿?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