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護航濕地保護 守住綠水青山
《海南省濕地保護條例》7月1日施行,法律專家為您解讀
市民游覽新舊溝濕地歷史悠久的蛇橋。記者 石中華 攝
為了加強濕地保護,維護和改善濕地生態功能和生物多樣性,促進濕地資源可持續利用,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海南省濕地保護條例》將于2018年7月1日起施行。海南濕地保護將有法可依。
近日,記者專訪海口市人大法制委員會委員、海口市人大常委會立法專家顧問、海南政法職業學院副教授張治國,為市民解讀《海南省濕地保護條例》。
昌旺溪盛開的水菜花。記者 石中華 攝
海南濕地保護管理將有法可依
海南濕地總面積32萬公頃,其中自然濕地面積為24.2萬公頃,人工濕地面積7.8萬公頃。目前,全省有海南新盈紅樹林國家濕地公園、南麗湖國家濕地公園、美舍河國家濕地公園、五源河國家濕地公園等多處國家濕地公園和國家濕地公園試點。
“海南濕地面積大、分布廣、類型多,是濕地資源比較豐富的省份。”張治國表示,《海南省濕地保護條例》結合海南濕地資源特點、保護現狀和存在的問題,著眼于海南建設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突出全面保護、合理利用、科學修復、持續發展,劃定濕地等級、保護范圍,明確了責任主體和法律責任。同時,提出確保生態保護紅線范圍內濕地性質不改變、面積不減少、生態功能不退化,重要濕地禁止引進外來物種,禁止眾多破壞濕地的行為等具體措施,使濕地保護有法可依。《條例》的施行必將有力推動全省濕地保護管理,為海南真正成為全國人民的四季花園,成為全國生態文明示范區作出積極貢獻。
海南東寨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白鷺翩翩飛舞。陳松 攝
地方法規要長出“牙齒”才能落到實處
如何讓這部濕地保護條例真正落實到保護濕地的實踐中?張治國表示,地方性法規只有長出“牙齒”,對違法違規行為進行嚴懲,才能彰顯其權威,才能真正落到實處。
記者發現,這部《條例》中的“牙齒”還真不少。《條例》規定,建設項目應當不占或者少占濕地。除經依法批準的國家和本省重大基礎設施、重大民生項目、重點區域的生態修復項目建設外,禁止征收、占用國家重要濕地、省級重要濕地和市縣級重要濕地。臨時占用濕地期限不超過2年;臨時占用期滿后,占用單位或者個人應當對所占用的濕地進行生態修復。
《條例》提出,要建立濕地修復公示制度。省和市、縣、自治縣人民政府有關濕地主管部門應當公開濕地修復方案、修復成效,接受公眾監督。省和市、縣、自治縣人民政府有關濕地主管部門應當建立投訴舉報受理和查處制度,公布投訴舉報受理方式,及時查處破壞、侵占濕地的行為。
《條例》還對法律責任進行了明確。擅自占用濕地的,市、縣、自治縣人民政府有關濕地主管部門應當責令停止違法行為、限期恢復原狀或者采取其他補救措施,占用濕地處以每平方米150元以上500元以下的罰款。擅自在濕地從事開(圍)墾、挖砂、取土、采礦、燒荒等活動的,市、縣、自治縣人民政府有關濕地主管部門應當責令停止違法行為,限期恢復原狀或者采取其他補救措施;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并處2000元以上5萬元以下的罰款;造成嚴重后果的,處5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的罰款。
張治國表示,《海南省濕地保護條例》中關于建設項目應當不占或者少占濕地、建立濕地修復公示制度接受公眾監督、明確法律責任依法追責等規定,是這部地方性法規有“牙齒”的具體體現,能夠保證其得到切實執行。
蜿蜒曲折的三十六曲溪濕地。記者 石中華 攝
生態文明建設要用制度保駕護航
“自2003年黑龍江省出臺了第一部《黑龍江省濕地保護條例》至今,全國已有20多部省級濕地保護條例出臺。”張治國表示,近年來,各省市結合當地濕地特點與保護現狀,分別對濕地的恢復治理、重點濕地、促進濕地資源可持續利用等方面結合地方特色做出了規定,為國家立法和后續省市地方立法提供了參考和積累了實踐經驗。“《海南省濕地保護條例》雖然出臺較晚,但是較好學習借鑒了國外發達國家和國內其他省份成熟的濕地保護經驗和立法規則,是一部立法質量高,更為系統、全面、科學的地方性法規。”
張治國告訴記者,從《濕地公約》締約方近年會議內容來看,濕地恢復、利益相關者的參與、濕地生態服務功能、濕地生態需水、濕地的管理有效性及管理成效評估等,正成為各個國家濕地保護管理工作的重點。具體從一些國家來看,美國的農田濕地保護制度、濕地補償銀行和濕地補償制度,英國濕地自然保護區的制度,澳大利亞濕地公園的制度,都很有特色,對本國的濕地保護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其有益經驗值得我們借鑒。
“生態文明建設必須建立系統完整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用制度來保駕護航。”張治國說,海南省人大常委會頒布《海南省濕地保護條例》,正是用制度保護生態環境的具體舉措,也是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表現。這部法規正式實施以后,有關部門應當承擔起相應的責任,行政機關要嚴格執法,確保這部法規的實施。司法機關也要強化司法,維護濕地保護的秩序。更重要的是,作為市民,我們每一個人都要以主人翁的態度參與生態文明建設,參與濕地保護,承擔起遵守《海南省濕地保護條例》的義務。只有這樣,美好新海南和海南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的美好愿景才能變成現實。
?
相關鏈接:
海南:精心呵護綠水青山 打造安全放心的消費環境
感受綠水青山 小長假市民游客盡享海口生態游
濕地公園我們共同保護的綠水青山
修復城市生態 呵護綠水青山 ——海口市強化生態文明建設不斷增進百姓福祉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