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源河國家濕地公園。陳松 攝
顏色鮮艷,在陽光照耀下閃爍金屬光芒;
尖翅長尾,悠閑立在樹枝或電線上瞭望;
閑叼昆蟲,是個快速敏捷的空中捕食者;
……
蜂虎,被列入國家“三有”動物名錄,即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不過,有著“最美的小鳥”稱號的蜂虎,獲此美譽憑的可是自身實力。它外貌出眾、習性有趣、飛行姿態靈巧、捕食敏捷兇猛,深受觀鳥和鳥類攝影愛好者們的喜愛。
金沙灣蜂虎濕地保護小區,蜂虎和巢穴。陳松攝
“五源河發現栗喉蜂虎和藍喉蜂虎!”近日,網友“UU88”在海南觀鳥會微信群里發的這則消息,引起了廣泛的關注。蜂虎有什么價值?五源河為什么吸引來了蜂虎筑巢?怎樣才能讓五源河成為蜂虎長久的家?帶著這些問題,記者進行了跟蹤報道。
五源河成為蜂虎筑巢新據點
“我當時看到栗喉將近十只,還拍到兩只少見的藍喉。”最早發現五源河國家濕地公園附近有蜂虎出現的,就是這名網友“UU88”——海南觀鳥會的“鳥友”耿虎。他說,五月份時他就觀察到有零星的蜂虎在五源河國家濕地公園,當時以為是金沙灣那邊的蜂虎來此覓食,但到6月10號時,不僅發現公園蜂虎的數量多了很多,還在沙土堆上看到了它們的巢穴,這才確認海口五源河成了蜂虎新的筑巢據點。
6月17日早上,記者來到五源河國家濕地公園(一期)景觀段。河兩岸遍布了生態草溝、生物洼地、青蛙塘、蜻蜓塘、綠色屋頂和沙丘-林塘系統以及昆蟲旅館,仿若走進了“濕地博物館”。
在公園出海口景觀段西邊100多米處,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個大沙丘。在市濕地保護管理中心工作人員的指引下,記者通過雙筒望遠鏡,看到遠處光裸的樹枝上停留著5只栗喉蜂虎,幾乎每只蜂虎嘴里都叼著一只蜻蜓或者別的昆蟲,十足的愜意。
“經過初步統計,這里至少有12只栗喉蜂虎和2只藍喉蜂虎。”市濕地中心相關負責人說,蜂虎屬于佛法僧目,蜂虎科,蜂虎屬,是一種嗜食蜂類的鳥,除了蜂類,它還會捕食大型昆蟲,如蜻蜓、蝴蝶、蝗蟲和蟬等。蜂虎科共有3屬26種,都具有鮮艷的體色。它們的習性相似,但顏色尤其是喉部的顏色卻各不相同。分布于我國的蜂虎有栗喉蜂虎、藍喉蜂虎、綠喉蜂虎、栗頭蜂虎、藍須夜蜂等。每年的3月下旬到7月下旬,栗喉蜂虎和藍喉蜂虎都會準時前來海南繁殖。而之前,主要是集中在海口金沙灣蜂虎濕地保護小區繁殖。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