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完善濕地制度建設、加強濕地的保護管理、開展濕地保護與修復技術,加大全民濕地科普宣傳教育……
       
     您當前的位置 : 聚焦海口>都市>

    國際濕地城市 海口共創共建

    海口網 http://m.yinhu3.com 時間:2018-06-27 09:24

      五源河國家濕地公園旺盛的狼尾草。 記者 石中華 攝

      完善濕地制度建設、加強濕地的保護管理、開展濕地保護與修復技術,加大全民濕地科普宣傳教育……近年來,海口濕地建設開展得如火如荼,濕地成就亮點紛呈,不僅讓國家II級保護植物水菜花、水蕨、野生稻的重要棲息繁殖地得以保護,還有效地改善了全市濕地水質和環境,特別是五源河國家濕地公園,引來原雞、藍胸秧雞和有“最美小鳥”美譽的蜂虎等重點保護動物。2018年2月1日,聯合國濕地公約組織秘書長瑪莎·羅杰斯·烏瑞格一行來到海口調研濕地保護修復工作,對海口的生態修復、城市濕地建設保護給予高度贊賞,直言海口申報國際濕地城市極具競爭力。

      6月22日,海口濕地建設又傳喜訊——海口市濕地保護協會掛牌成立,海南自此有了首個濕地保護協會,標志著民間和社會團體的力量開始全面介入到海口濕地保護中來,海口創建國際濕地城市又上一個新臺階。

      棲息在五源河國家濕地公園的栗喉蜂虎。記者 石中華 攝

      完善制度建設 創建濕地城市

      “國際濕地城市”代表了一個城市的生態成就,是目前國際上在城市濕地生態保護方面規格高、分量重、含金量足的一個獎項。中國作為國際《濕地公約》履約國,于2017年7月正式啟動了國際濕地城市遴選工作,共有15個城市遞交申請,最終包括海口在內的6個國內城市獲得國際濕地城市認證提名。今年10月份,《國際濕地公約》締約方大會上將會公布國際濕地城市名單。

      “在全面開展海口濕地資源保護與修復工作、積極創建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國際濕地城市’工作中,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 市林業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為更好地保護和管理濕地,在市區兩級設立了濕地保護管理中心的基礎上,成立了海口市濕地保護管理局。

      據介紹,海口制定并實施的《關于成立海口市濕地保護修復工作領導小組的通知》《海口市濕地保護與修復工作實施方案》《海口市濕地保護修復三年行動計劃(2017-2019年)》等三個文件,得到了國家林業局濕地保護管理中心充分肯定,相關做法被轉發全國林業系統學習借鑒。同時,出臺的《關于加強濕地保護管理的決定》《關于加強美舍河保護管理規定》等一系列法規性文件,為依法治濕提供了法律保障。

      在全國省會城市中,海口率先編制及實施了《海口市濕地保護修復總體規劃(2017-2025年)》,將海口市濕地生態功能區劃分4個一級功能區和12個二級功能亞區,并首次提出了羊山濕地多用途管理區規劃,填補了多用途管理區這一保護形式的空白;明確在規劃期內,海口市將建設東寨港濕地自然保護區、打造4個國家濕地公園和3個省級濕地公園以及45個濕地保護小區、羊山濕地多用途管理區等,確保到2020年,濕地總面積穩定在29093.09公頃以上,濕地保護率在50%以上;至2025年,濕地總面積達到31918.09公頃,濕地保護率在60%以上。

      為保障規劃的順利實施,加強技術層面的指導,海口市組建了以中國工程院院士為主任委員、多位國內知名濕地專家參與的高規格的“海口市濕地保護專家委員會”。

      6月2日,來自團市委“濕地保護講解團”的志愿者在美舍河鳳翔濕地公園向市民游客講解濕地保護知識。記者 龍易強 攝

      加大科普宣傳 全民參與保護

      “海口有美舍河、五源河、潭豐洋、三十六曲溪等濕地資源,作為海口市民,我非常自豪。”6月16日,首屆“濕地杯”青少年保護濕地主題演講比賽在美舍河鳳翔濕地公園舉辦,20名“小小濕地講解員”以濕地保護為主題進行了演講,并結合實際,呼吁廣大市民為海口濕地保護宣傳貢獻自己的力量。

      “濕地保護需要全民參與,科普宣教至關重要。” 活動現場,市林業局副調研員孔照元表示,一直以來,我市非常重視濕地科普宣教,通過舉辦濕地攝影大賽、濕地中小學生征文比賽、濕地知識進社區、進機關、進學校等“七進”活動,大力提升全民濕地保護意識。

      近年來,海口市組織開展“世界濕地日”宣教,舉辦東寨港觀鳥節,承辦“愛鳥周”,拍攝微電影、紀錄片,制作繪本以及定期開展生物多樣性科普教育等,有效提高全社會保護濕地意識。在2018年世界濕地日上,海口舉辦了“海南紅樹林保護匯報專題片”首映、濕地示范學校共建簽約及贈書儀式、“走進濕地”海南第二屆自然筆記大賽頒獎典禮等活動,來自英國的觀鳥專家唐瑞還分享了濕地保護案例。

      東寨港紅樹林自然保護區內的翠鳥。記者 石中華 攝

      成立保護協會 搭建志愿平臺

      海口濕地保護管理,少不了社會團體和民間志愿者的參與和努力。2017年5月,海口4個區相繼成立濕地保護志愿服務隊,目前海口市四個區有超過54支濕地保護志愿服務隊。

      “志愿者在濕地科普宣教中不可替代。” 海口市濕地保護管理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2017年以來,海口共舉辦了各類濕地保護志愿服務活動幾百次,參加人數上萬人次,全市濕地宣教活動此起彼伏,每到周末還有專業的“濕地保護講解團”到美舍河鳳翔濕地公園義務為市民游客講解濕地保護知識。海口市眾多的社會公益組織,自發地組織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濕地保護宣傳活動。

      “海南松鼠學堂”依托那央濕地保護小區作為自然課堂,開展了一系列濕地保護活動,2017年組織紅樹林體驗活動并提供自然知識輔導的兒童畫作獲得了“全球兒童紅樹林藝術競賽”中國賽區特等獎,并入選2018年紅樹林行動計劃(MAP)紅樹林日歷。

      城西鎮團市委書記吳淑強是龍華區追鷺志愿服務隊的負責人,在他的帶領下,幾十名志愿者化身美舍河的“移動天眼”進行實時監控,勸阻釣魚、亂扔垃圾、排污等行為,為濕地環境護航。“經過一年多的努力,目前美舍河附近居民的生活習慣改變了很多,也有了保護濕地、保護母親河的意識。”吳淑強說。

      在潭豐洋濕地,不少居民仍然在濕地中生產、生活,提高他們的濕地保護意識尤為重要。龍華區新坡鎮濕地保護工作者周緣,在羊山地區發起組建了一支濕地保護先鋒隊。“先鋒隊一共23個人,主要是羊山地區當地的居民。大家承諾堅持不獵鳥、不電魚、不毒魚、不炸魚,也勸阻周圍人摒棄破壞濕地的行為。”周緣說。

      6月22日,在海口市濕地保護協會掛牌成立現場,海口市濕地保護管理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濕地保護協會是社會力量參與濕地保護的重要平臺,標志著民間和社會團體的力量開始全面介入到海口濕地保護中,表明全社會在不斷提高濕地保護意識,展開濕地保護行動。

      三角池公園內盛開的水菜花。記者 石中華 攝

      合理保護利用 實現持續發展

      “濕地保護與發展不是對立的。”在海口參加海口市濕地保護協會揭牌成立活動現場,國家濕地科學技術專家委員會委員、北京林業大學自然保護區學院副院長張明祥告訴記者,濕地保護是為了更好地合理利用,濕地發展是在堅持保護前提下的可持續性發展。

      海口市在加強濕地保護的基礎上大力發展濕地產業,開展生態旅游活動,實現了濕地保護利用與經濟發展的雙贏。全市濕地農業發展勢頭較好,如龍華區龍泉鎮涵泳村的千畝荷塘,當地村民依靠荷塘就增加超過1500萬元的收入,央視新聞聯播節目曾做過專門報道;瓊山區鳳翔街道辦的新潭村,每逢初夏時節,潭面上開滿荷花,吸引約2-3萬名游客前來體驗觀光;瓊山區三門坡鎮的龍鱗村,是遠近聞名的青蛙和羅非魚的生態養殖村;新舊溝濕地保護小區周邊農民,依靠種植水生蔬菜致富。

      通過濕地資源的保護與合理利用,激活了海口市濕地生態旅游市場。美蘭區三江鎮的“鶴舞九湖”,是濕地文化與農耕文化相結合的鄉村生態旅游片區,每年吸引近5萬游人到此旅游觀光;秀英區永興鎮的“馮塘綠園”,是一個集羊山濕地、生態農業、民俗文化、創意產業等多元素融合的鄉村生態旅游區,每年給每戶村民帶來2萬多元收入。美蘭區演豐鎮依托紅樹林濕地開展民宿體驗,年接待游客達20余萬人次。

      良好的城市濕地生態系統可以提升城市居民生活與生產環境質量,同時促進城市經濟發展。下一步,海口市將積極拓展濕地合理利用方式,建立高效立體濕地生態農業示范區;重點發展濕地旅游業;加快發展紅樹林綜合性產業;積極發展濕地文化創意產業等,努力實現濕地資源的可持續利用。

    ?

    ?

    相關鏈接:

    海口街邊配電箱披上“濕地妝”
    海口開展濕地保護主題活動 百名家庭親子爭當濕地守護者
    三亞首個國家濕地公園項目預計年底開工建設
    海口開展濕地保護主題活動 百名家庭親子爭當濕地守護者
    相關鏈接:
    海口開展濕地保護主題活動 百名家庭親子爭當濕地守護者
    三亞首個國家濕地公園項目預計年底開工建設
    海口開展濕地保護主題活動 百名家庭親子爭當濕地守護者
    海口街邊配電箱披上“濕地妝”
    [來源:海口日報] [作者:龍易強] [編輯:陳家煜]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日報海口網入駐“新京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多彩節目,點亮繽紛假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新年音樂會將于2024年1月1日舉辦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招才引智專場誠意攬才受熱捧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獲評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災后重建看變化·復工復產
    圓滿中秋
    勇立潮頭踏浪行
    “發現海口之美”攝影大賽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蘭機場T2值機柜臺17日起調整
    尋舊日時光 海口部分年輕人熱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襯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樂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騰煙火氣 夜間消費活力足
    海口:長假不停歇 工地建設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過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賽(精英賽)活力開賽
    海口天空之山驛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尋玉兔 共慶海口最中秋
     
    |
    |
     
         m.yinhu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

    瓊公網安備 46010602000160號

      瓊ICP備2023008284號-1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