棲息在五源河國家濕地公園的栗喉蜂虎。記者 石中華 攝
完善制度建設 創建濕地城市
“國際濕地城市”代表了一個城市的生態成就,是目前國際上在城市濕地生態保護方面規格高、分量重、含金量足的一個獎項。中國作為國際《濕地公約》履約國,于2017年7月正式啟動了國際濕地城市遴選工作,共有15個城市遞交申請,最終包括海口在內的6個國內城市獲得國際濕地城市認證提名。今年10月份,《國際濕地公約》締約方大會上將會公布國際濕地城市名單。
“在全面開展海口濕地資源保護與修復工作、積極創建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國際濕地城市’工作中,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 市林業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為更好地保護和管理濕地,在市區兩級設立了濕地保護管理中心的基礎上,成立了海口市濕地保護管理局。
據介紹,海口制定并實施的《關于成立海口市濕地保護修復工作領導小組的通知》《海口市濕地保護與修復工作實施方案》《海口市濕地保護修復三年行動計劃(2017-2019年)》等三個文件,得到了國家林業局濕地保護管理中心充分肯定,相關做法被轉發全國林業系統學習借鑒。同時,出臺的《關于加強濕地保護管理的決定》《關于加強美舍河保護管理規定》等一系列法規性文件,為依法治濕提供了法律保障。
在全國省會城市中,海口率先編制及實施了《海口市濕地保護修復總體規劃(2017-2025年)》,將海口市濕地生態功能區劃分4個一級功能區和12個二級功能亞區,并首次提出了羊山濕地多用途管理區規劃,填補了多用途管理區這一保護形式的空白;明確在規劃期內,海口市將建設東寨港濕地自然保護區、打造4個國家濕地公園和3個省級濕地公園以及45個濕地保護小區、羊山濕地多用途管理區等,確保到2020年,濕地總面積穩定在29093.09公頃以上,濕地保護率在50%以上;至2025年,濕地總面積達到31918.09公頃,濕地保護率在60%以上。
為保障規劃的順利實施,加強技術層面的指導,海口市組建了以中國工程院院士為主任委員、多位國內知名濕地專家參與的高規格的“海口市濕地保護專家委員會”。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