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寨港紅樹林自然保護區內的翠鳥。記者 石中華 攝
成立保護協會 搭建志愿平臺
海口濕地保護管理,少不了社會團體和民間志愿者的參與和努力。2017年5月,海口4個區相繼成立濕地保護志愿服務隊,目前海口市四個區有超過54支濕地保護志愿服務隊。
“志愿者在濕地科普宣教中不可替代。” 海口市濕地保護管理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2017年以來,海口共舉辦了各類濕地保護志愿服務活動幾百次,參加人數上萬人次,全市濕地宣教活動此起彼伏,每到周末還有專業的“濕地保護講解團”到美舍河鳳翔濕地公園義務為市民游客講解濕地保護知識。海口市眾多的社會公益組織,自發地組織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濕地保護宣傳活動。
“海南松鼠學堂”依托那央濕地保護小區作為自然課堂,開展了一系列濕地保護活動,2017年組織紅樹林體驗活動并提供自然知識輔導的兒童畫作獲得了“全球兒童紅樹林藝術競賽”中國賽區特等獎,并入選2018年紅樹林行動計劃(MAP)紅樹林日歷。
城西鎮團市委書記吳淑強是龍華區追鷺志愿服務隊的負責人,在他的帶領下,幾十名志愿者化身美舍河的“移動天眼”進行實時監控,勸阻釣魚、亂扔垃圾、排污等行為,為濕地環境護航。“經過一年多的努力,目前美舍河附近居民的生活習慣改變了很多,也有了保護濕地、保護母親河的意識。”吳淑強說。
在潭豐洋濕地,不少居民仍然在濕地中生產、生活,提高他們的濕地保護意識尤為重要。龍華區新坡鎮濕地保護工作者周緣,在羊山地區發起組建了一支濕地保護先鋒隊。“先鋒隊一共23個人,主要是羊山地區當地的居民。大家承諾堅持不獵鳥、不電魚、不毒魚、不炸魚,也勸阻周圍人摒棄破壞濕地的行為。”周緣說。
6月22日,在海口市濕地保護協會掛牌成立現場,海口市濕地保護管理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濕地保護協會是社會力量參與濕地保護的重要平臺,標志著民間和社會團體的力量開始全面介入到海口濕地保護中,表明全社會在不斷提高濕地保護意識,展開濕地保護行動。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