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9月10日無人機拍攝的被譽為“中國天眼”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 新華社記者 歐東衢 攝
初冬已至,鄭州升達藝術館,滿頭華發的意大利漢學家阿德里亞諾·馬達羅在“中外攝影對著拍”的展板前久久駐足。
展板上的一張照片,是馬達羅本人攝于上世紀80年代的中國:綠皮火車停靠的小站,身穿一水藍布外套的乘客們,捏著皺巴巴的紙幣,擁擠在售貨推車前挑揀所剩不多的燒餅。
另一張,是中國攝影師攝于今年9月的一節動車車廂:穿著時尚的女乘客輕巧地拿起手機掃描列車員出示的二維碼,為自己挑選的水果完成網上支付。
光影之間,創新中國的馳騁速度,一躍千里。
從“天眼”探空到“蛟龍”探海,從C919大型客機翱翔藍天到量子計算機研制成功,從移動支付、3D打印進入尋常百姓家到云計算、大數據加速推進……
“唯改革者進,唯創新者強,唯改革創新者勝。”被視為“可以引領下一次全球變革浪潮”的中國,不斷把“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的特質,注入新時代的品質。
漫步深圳的大街小巷,945家實體書店和40座簡閱書吧人頭攢動,散發著濃郁的文化氣息。
20多年前,這座“全球全民閱讀典范城市”曾被視為“文化沙漠”。
1996年,憑借第七屆全國書市“爭取來的主辦權”,深圳找到了文化創新的發展契機。從“擔心買不到書看”到“擔心沒有時間看書”,這座曾以速度聞名的現代化都市綻放深沉迷人的氣質。
40年滄桑巨變,創新重塑了國家的價值體系,重構著民族的精神坐標。
“改革創新,我既是親歷者,更是受益人。”堅持通過視頻直播為非公企業講黨課,鄭州圓方集團黨委書記薛榮成了“網紅”。
企業破產,一夜間下崗;9次創業,屢敗屢戰;用300元借款帶領16名下崗姐妹成立保潔公司……
“抓住時代機遇和政策紅利,這條路走成了!”2018年,薛榮榮膺“改革開放40年百名杰出民營企業家”。
芳華璀璨。40年間,億萬人銳意開拓、勇于創新的人生軌跡,交匯成日新月異的國家畫卷。
以“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信念,書寫更加精彩的答卷
(新華全媒頭條·壯闊歷程40年系列述評·圖文互動)(5)昂揚奮進 時代凱歌——從改革開放40年看中國氣質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