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天津1月27日電 腦癱拳擊手向命運“出拳”
新華社記者張宇琪、宋瑞、岳月偉
五顏六色的拳擊手套、頭盔散落在地上,沙袋、杠鈴等健身器材一應俱全,墻上掛著腦癱職業拳擊手汪強與兩位拳擊高手泰森和鄒市明的合影……
這是位于天津市北辰區的一所拳擊俱樂部里的場景。身穿印有“China Boxer(中國拳擊手)”紅色運動服的汪強,正在訓練一群心懷拳擊夢想的年輕人。
從肢體不協調、生活難自理的腦癱患者,到成為職業拳擊運動員,三十三年間,汪強不斷向命運“出拳”,堅定而執著。
將時鐘撥回1986年,天津市兒童醫院的一紙診斷猶如晴天霹靂,將汪強的父母推向無情深淵。
一歲的汪強被診斷為腦癱。“我和他爸爸都懵了。汪強是7個月的早產兒,生下來才3斤半,出生就有腦出血、黃疸、肺炎等病癥,搶救35天后才活下來?!?母親劉惠琴回憶道。嚴重的腦損傷給汪強留下了一生的病癥。
夫妻倆開始四處求醫,足跡踏遍天津的大小醫院,父親汪寶柱還購買了各種治療腦癱的醫學書籍:《中國按摩術》《圖解腳底按摩療法》《小兒腦癱》……書籍經過無數次翻閱,邊角微微卷起,里面密密麻麻地標注著父親學習后的“心得體會”。
在父親每天4至5小時的高強度按摩下,汪強的身體情況漸漸有了起色?!坝幸惶煳蚁掳嗷丶液螅牭酵魪娞貏e艱難地、使勁兒說了‘M…M…媽’。”劉惠琴眼眶微微泛紅。7歲的汪強終于說出人生的第一個字。
“當時太高興了,我要讓孩子上正常學校?!苯酉聛淼膬赡陜?,汪強父母繼續訓練汪強一百以內的加減法,培養跳棋、象棋等興趣愛好。劉惠琴不顧鄰居們異樣的眼光,將9歲的汪強送入天津市河東區一所普通小學讀一年級。
然而,比同學高出一頭的汪強卻始終難以融入普通孩子的群體。“高年級學生總是欺負我,我要活得有尊嚴!”對汪強來說,“尊嚴”二字的發音很吃力,他卻說得艱難又鄭重。
曾當過武警拳擊教練的父親決定教12歲的汪強打拳,并親自擔任汪強的拳擊陪練,為他制定詳細的訓練計劃。“最開始我必須抓著他的手臂、提著他的腿去完成每個動作。”
作為腦癱患者,練習拳擊談何容易。汪強的手腳靈活度遠不如普通人,再簡單不過的出拳動作、小的要領,汪寶柱已經數不清要訓練汪強多少次。
“別人一遍,他得十遍百遍?!备赣H說。在這樣周而復始的訓練下,汪強打爛了十余副手套,就連厚實的沙袋都打出了裂紋。
“打拳的時候,我心里只想著攻擊、防守,累了就咬牙堅持一下!”汪強說。
2014年9月,汪強終于如愿參加了一場真正意義上的職業拳擊賽——上海第四屆中外拳擊對抗賽。
“看不到臺下的觀眾,也聽不到周圍的吶喊聲,眼中就是對手,我要拼一下!”汪強說,當時身在聚光燈下的他心跳如雷。
初次登上職業拳擊擂臺的他因體力不支,最終惜敗對手。但這更堅定了他練習拳擊的信念。三個月后,汪強在河北保定舉行的“鼎裕輝杯”全國拳擊俱樂部拳擊爭霸賽中一舉奪冠。
汪強從手機上翻出當時拍攝的照片。耀眼的聚光燈將爭霸賽擂臺照得明亮,汗涔涔的汪強捧著金色“冠軍”獎杯,笑得很燦爛?!斑@是我第一次獲得職業拳擊比賽的冠軍,覺得這么多年的努力沒有白費。”
“現在,我一秒鐘能打出6拳,一拳重達150公斤。”說到這里,汪強握緊拳頭,拳峰凸顯。一拳擊出,攻擊凌厲、霸氣十足。
“我希望將我的拳擊俱樂部辦得蒸蒸日上,招收更多學生,一輩子從事我所熱愛的拳擊事業。”汪強對未來充滿希望。
?
?
?
相關鏈接:
這里土制山頂健身房火了! 杠鈴、單杠、吊環免費練97歲老阿婆輕松提起80斤重杠鈴 談長壽秘訣杠鈴桿砸頭閃到腰無所畏 向艷梅這一冠等四年杠鈴 啞鈴 夾胸機 三種器械塑造女人性感胸肌?
海口網 http://m.yinhu3.com [來源: 新華網] [作者:張宇琪、宋瑞、岳月偉] [編輯:楊海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