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日,海口市鄉村振興和打贏脫貧攻堅戰指揮部辦公室組織考察團赴陵水黎族自治縣,深入學習當地產業扶貧工作的先進做法和經驗。
當天,考察團先后走進陵水黎族自治縣本號鎮軍昌村委會大開村、軍普村委會火龍果種植基地,以及潤達產業扶貧基地,實地考察庭院經濟、品牌產業建設、三產融合發展、扶貧產業獎補等特色扶貧產業。
據介紹,本號鎮軍昌村委會大開村通過庭院經濟發展的帶動,在建設美麗鄉村的同時,促進了農民在家門口增產增收;本號鎮軍普村火龍果基地以“村集體公司+龍頭企業”模式經營;潤達產業扶貧基地積極響應陵水產業扶貧“政府+龍頭企業+產業基地+貧困戶”模式,對英州鎮 1864 戶(8101人)貧困戶進行整鎮幫扶,使16 個村委會都成為小股東,1864戶貧困戶成為股民,實現產業幫扶全覆蓋。期間,考察團在英州鎮舉辦了扶貧工作座談會,針對提升貧困群眾積極性、幫扶政策落實遇到的問題、“政府+企業+農戶”扶貧模式的股權歸屬等問題展開了探討。
“今天的考察,十分有意義。”秀英區東山鎮玉下村駐村第一書記諶彪認為,陵水脫貧攻堅工作十分扎實,借助特色產業,結合實際,通過政府引導,企業參與,鎮、村級黨員干部帶頭,著力激發貧困群眾內生動力,以振興產業的方式,帶動貧困群眾致富,有效促進了當地脫貧攻堅工作開展。諶彪表示,今后東山鎮玉下村將充分利用土地資源優勢,把閑散土地進行流轉,種植特色水稻,大力發展綠色循環經濟。與此同時,依靠與周邊的海南省野生動植物園和定安多個景點緊密相連的區位優勢,發展圣女果采摘、百香果采摘等特色休閑農業,發展特色鄉村旅游。
海口市農業農村局、市發改委、市財政局、市林業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民政局、市商務局、海口桂林洋開發區分管領導以及各區分管產業扶貧工作的區領導,各部門單位主要負責人及有扶貧任務的各鎮業務骨干等一行 90 余人參加了考察。
?
?
?
相關鏈接:
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 文昌公坡鎮水北村利用“黨建+”模式發展扶貧產業?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