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一時美”如何變成“持久美”?五指山交出美麗鄉村新答卷產業旺鄉村美 百姓富日子美
五指山市毛陽鎮唐干村。記者 武威 攝
五指山市南圣鎮同甲村永忠村村民小組,一排排富有黎族特色的二層新式民居整齊排列,家家戶戶門前庭院瓜果飄香。“去年年底剛搬進來,村里各種基礎配套設施齊全,住起來可真舒坦。”9月9日中午,村民黃啟展與妻子黃惠英坐在自家院子里納涼,一群村民從門口路過,正準備趕去村里的黎寶憂遁草園里干活。
住進了夢寐以求的新房,端起了產業致富的“金碗”,永忠村村民們的幸福生活,是五指山推進全域美麗鄉村建設的一個縮影。
黨的十八大以來,五指山貧困人口從2014年的22805人減少至2019年的807人。從產業振興、百姓致富、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等方面著手,五指山既做好“面子”,又做實“里子”,加快形成脫貧攻堅、人居環境改善與鄉村振興戰略相互支撐、相互配合、有機銜接的良性互動格局,正努力實現村民越來越富,日子越過越紅火的美好局面。
人居環境變
鄉村更宜居
五指山水滿鄉方龍村,環境優美、村道整潔。記者 武威 攝
黎族風情的民居依著山勢一溜排開,村里的小廣場、文化室、籃球場及污水管網等配套設施一應俱全,庭院巷道也都被打掃得干干凈凈……當記者時隔數年再次探訪五指山市水滿鄉方龍村時,眼前的蝶變不禁讓人眼前一亮。
“你看我們村,是不是大變樣了?現在不僅各種基礎配套設施齊全,就連門前屋后都是干干凈凈的。”9月9日,方龍村村民王蓮玉吃過晚飯后,正準備和往常一樣踱步至村里新修的村民廣場上跳舞。而幾年前,這里還是一個垃圾堵路圍河、污水隨意排放、布局空間混亂的“后進村”,一到下雨天連落腳走路的地方都沒有。
蛻變,發生在全面開展人居環境綜合整治工作之后。自2015年起,方龍村按照“拆除危房、騰挪舊房、換新村貌、建美麗鄉村”的工作思路,充分利用拆除危房和騰挪舊房子后的閑置土地,用于道路擴建及排污管道、村道綠化、文化休閑場所等配套設施建設,同時發動干部群眾參加環境衛生整治行動,讓村容村貌煥然一新。
“現在村民們每天早上起來的第一件事就是打掃房前屋后的衛生,環境干凈了,大伙兒自己也住得舒坦。”走在干凈整潔的環村水泥路上,方龍村黨支部書記陳淑梅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和方龍村一樣,近年來五指山的黎村苗寨都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記者從五指山市相關部門了解到,截至目前該市共完成69個項目13個美麗鄉村的建設工作,2019年規劃的4個美麗鄉村正在建設中。
“我們今年還將重點打好農村‘廁所革命’仗,高質量完成至少1537座農戶無害化廁所改造任務,確保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不低于95%,完成9座農村公用廁所建設,開工建設17座農村公用廁所,加快建立起農村廁所管護長效機制。”五指山市政府有關負責人介紹,以政府力量為主導,如今五指山農村硬件基礎設施不斷完善,人居環境整治步入良性運行軌道,正推動美麗鄉村從“一時美”向“持久美”提質轉型。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