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志智雙扶
激發內生動力
五指山毛道鄉黃秋葵種植產業助力貧困戶增收。記者 武威 攝
“1分對應1元,我們在這家超市買東西可以憑借扶貧積分換商品,只要肯努力,生活用品都不愁了。”近日,在五指山市南圣鎮的一家扶貧愛心超市里,正在參與積分換購的新春村建檔立卡貧困戶曾月梅告訴記者。
扶貧愛心超市是什么?南圣鎮鎮委委員、宣傳委員符國楠介紹,這是五指山為激發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內生動力和自我發展能力,推行的“積分改變習慣、勤勞改變生活、環境提振精氣神、全民共建美好鄉村”新模式,貧困戶只需憑借手中的積分卡,便可以在鄉鎮定點的扶貧愛心超市換取所需要的日常生活用品。
截至目前,五指山已在全市7個鄉鎮組建9家扶貧扶志愛心超市,共為8612戶農戶打分608705.5分,投入兌換資金60.87萬元,已兌換物資金額190778.5元,有效引導群眾自主發展和參與村莊管理建設。
類似的志智雙扶舉措,在五指山的脫貧攻堅工作中并不鮮見。今年2月,五指山制定出臺《五指山市關于進一步激發貧困群眾內生動力助力脫貧攻堅實施方案》,從思想教育、技能培訓、典型示范、產業發展、轉移就業、移風易俗等,全方位、多維度激發貧困群眾內生動力。
按照“缺什么補什么”“干什么訓什么”的原則分類辦班,今年以來五指山共開展培訓386期,培訓18966人次,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10998人次,進一步提升其發展產業致富信心。與此同時,通過落實“以獎代補”激勵政策,五指山今年授予53名建檔立卡貧困戶“脫貧攻堅星級示范戶”稱號,每戶獎勵2000元,并協調落實產業特色養殖獎、瓜菜獎,對家庭生產經營性純收入4000元以上的每戶獎勵1000元,做到應獎盡獎。
“我們利用電視夜校等場合開展政策宣講和感恩教育,用‘身邊人身邊事’教育引導和感化貧困群眾不斷轉變思想觀念,今年以來已累計進村宣講137場次。”五指山市扶貧辦相關負責人介紹,通過選樹脫貧攻堅正反典型,在所有自然村張貼“紅黑榜”,組織駐村第一書記、駐村工作隊員、聯村幫扶人員指導每個行政村建立《村規民約》,逐步引導貧困群眾轉變思想觀念,群眾精神面貌煥然一新。
?
相關鏈接:
海南五指山市:在創新中保護黎族苗族傳統文化[組圖]·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