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敢闖敢試,敢為人先,埋頭苦干,開拓創新,海南發展實現多個大跨越
南海明珠譜新篇
“變革”“創新”“大跨越”……9月10日下午,省新聞辦在海口舉辦的“海南省‘壯麗70年奮斗新時代’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首場活動上,這些詞匯又一次成為總結海南經濟發展的關鍵詞。
“這是新中國成立70年來光輝史詩的有力實證,更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實現歷史性變革、取得歷史性成就的生動縮影。”新聞發布會上,省發展和改革委主任符宣朝表示,新中國成立后,特別是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31年來,在黨中央、國務院的關心和支持下,在省委、省政府的領導下,海南廣大干部群眾弘揚“敢闖敢試、敢為人先、埋頭苦干”的特區精神,攻堅克難、開拓創新,推動海南經濟特區發展實現了多個大跨越。
制圖/楊薇
海南發展取得多個重大成就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現大跨越
新聞發布會披露數據顯示,2018年,海南地區生產總值達到4832.1億元、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752.7億元,建省以來分別增長23.1倍和253.3倍。人均地區生產總值達到7853美元,邁上中等偏上收入水平。同時,我省的對外經貿往來日益密切,進出口總額較建省前增長了42.6倍,服務貿易成為新的增長亮點。
我省堅持調整優化產業結構,打造現代化經濟體系,實現了從傳統農業為主到以現代服務業為主導、三次產業更趨協調的大跨越。
符宣朝表示,建省以來海南先后確立了“一省兩地”“兩大一高”發展戰略,2009年建設國際旅游島上升為國家戰略。進入“十三五”時期,海南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圍繞“三大領域”“五大平臺”,著力培育發展十二個重點產業,強化創新驅動發展能力。產業結構調整結果顯示出產業升級、動能轉換的良好態勢。
建省31年來,我省堅持持續加大投入,全省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超過3萬億元,其中基礎設施投資超過6100億元,大幅度改善了以“五網”為主體的基礎設施水平,實現了從基建嚴重不足到基礎設施網絡漸趨完善的大跨越。
同時,我省的信息基礎設施也邁上了全國中上水平,實現“全光網省”建設目標。昌江核電等重大能源項目建成投產,電力短缺瓶頸有效破解。紅嶺水利樞紐等大型水利工程建成運行,水資源調蓄利用能力持續增強。
去年底以來,我省聚焦生產性項目謀劃建設,分批次推進項目集中開工簽約,帶動今年上半年非房地產投資提高到56.1%、同比提升5.4個百分點。完善促消費政策措施,教育文娛、醫療保健等服務消費市場快速擴大。尤為難得的是,在加強房地產市場調控、投資回落的情況下,經濟總體保持平穩增長,服務業比重進一步提高到58.4%。
堅持生態立省和綠色發展理念
生態建設民生發展實現大跨越
海南作為省級行政區域,率先在全國進行“小政府、大社會”的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實行省直管市縣體制,更大程度上促進民生社會的快速發展。我省還率先實施了燃油附加費改革,實現“一腳油門踩到底”;率先在全國開展省域“多規合一”改革,“邁出了步子、探索了經驗”,受到中央肯定。
我省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實現了從人民群眾基本溫飽問題尚未解決到邁向全面小康,基本公共服務提質普惠的大跨越。
經濟發展帶動我省人民收入明顯提高,從建省初期1/6人口尚未溫飽,到2018年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4579元,城鄉居民收入分別增長32.8倍和26.9倍。
我省還堅持“小財政辦大民生”,著力提升基本公共服務的水平、質量和普惠程度;率先實行義務教育“兩免一補”、中職教育免費注冊入學,實施“一市(縣)兩校一園一院”和公立幼兒園建設工程,提前實現城鄉居民醫保、養老保險全省覆蓋,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提升。
新一輪農墾改革、“放管服”改革、國資國企改革、農業農村改革、財稅體制改革等都取得了明顯成效。體制機制改革和制度創新,體現了海南經濟特區作為改革“試驗田”的重要作用,更增強了海南經濟健康活躍發展的內生動力。
多年來,省委、省政府始終堅持生態立省和綠色發展理念,始終將生態環境保護擺在突出重要位置,圍繞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我省著力健全生態文明制度和體制機制,重點抓好生態環境六大專項整治,持續加大節能減排力度,加強污水垃圾等處理設施建設,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生態環境質量始終保持全國一流并持續鞏固提升。
全力進行自貿區自貿港建設
制度創新有了大跨越
“請進來”和“走出去”并舉,國際友城總量增加到57個;重點產業增速高于整體經濟增速,對經濟增長的貢獻近70%……2018年4月13日以來,我省堅持深化改革和創新驅動,發展內生動力持續增強,外向經濟發展勢頭猛增,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去年10月《中國(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正式公布后,建設國際旅游消費中心等實施方案陸續出臺,“1+N”政策體系逐步完善。18個先導性項目先后實施,海南自由貿易賬戶體系上線運行,國際貿易“單一窗口”海南升級版建成投用,人流、物流、資金流進出島信息管理系統初步建立。我省也分四批次累計發布32個制度創新案例,連續兩年制定實施優化營商環境年度行動計劃,帶動市場主體快速增加。
同時,聚焦“陸海空”加強創新能力建設,科技創新平臺持續拓展、成果加快涌現。
“百萬人才進海南”、調控小客車保有量等一系列配套政策措施施行,自貿試驗區咨詢委員會組建成立等,使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支撐正在全方位強化。
在自貿區、自貿港建設過程中,我省更加注重國際交流和外向型經濟的發展,目前,我省國際友城總量增加到57個,今年上半年實際利用外資大幅增長3.6倍。提升通關便利化水平,培育發展外貿新業態,進出口總額仍大幅增長45.6%。而59國人員入境免簽政策落地,也促進入境游客持續增加,離島免稅金額擴大,旅游業國際化水平的提高。
符宣朝表示,目前國家有關部委和海南省都將自貿區、自貿港建設作為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快推進,對中國特色自貿港相關政策盡快陸續推出充滿信心,也值得期待。
?
相關鏈接:
海南:大變革推動大跨越 特區建設發展取得重大成就
海南:引培并舉“雙輪驅動” 以點帶面均衡發展
推動高質量發展 海南多部門聯合啟動“質量月”活動
海南實施服務貿易先導性行動計劃 推出20項措施加快發展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