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戰場硝煙的沂蒙地區,軍民魚水情深,凝結成愛黨愛軍、開拓奮進、艱苦創業、無私奉獻的沂蒙精神,凝聚起推動新時代沂蒙老區發展建設的磅礴偉力。如果說沂蒙是一片紅色的沃土,那朱村就是這片沃土上名副其實的“紅”村。朱村位于臨沭縣西南部的曹莊鎮,西倚岌山,東傍沭河古道。
沭河風光
1944年除夕,日偽軍突襲朱村,八路軍一一五師老四團“鋼八連”官兵聞訊趕到,浴血奮戰,保衛了朱村百姓的生命財產安全。打那時起,每年大年初一,朱村的鄉親們都要把過年的第一碗餃子敬奉在朱村抗日戰斗紀念碑前,祭奠犧牲在這里的24位八路軍戰士。“水乳交融、生死與共”的軍民情誼始終深深根植在一輩又一輩的朱村村民心中。
朱村老支前:王克昌
新中國成立前,沂沭河的洪水順流而下,肆虐魯南蘇北,流域群眾深受其害。新中國成立后,聽黨話、跟黨走的朱村人民秉持吃苦耐勞、無私奉獻的沂蒙精神,為了積極支持國家建設,隨即配合規模浩大的沂沭河洪水東調工程開始遷屋獻田,50多年間,朱村平地挖出了兩條河,堆起了五道堰,配合工程建設征用土地3000多畝。基于對黨的感恩之情,朱村群眾捐出土地,換來了沭河下游的長期安瀾。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