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化利用 垃圾廢變寶
在永興鎮鎮墟上看不見垃圾桶,但路面卻干凈整潔。鎮上設有垃圾分類收集亭,配有24小時攝像頭,喇叭里巡回播放垃圾分類小知識,有害垃圾、可回收垃圾、廚余垃圾、其他垃圾標志清晰可見,4個分類大桶供分類投放垃圾。垃圾分類督導員陳鳳蓉每天早晚兩個時段現場值守,監督居民定時定點投放垃圾。遇到投放不準確的居民,她現場指導其正確分類投放。
12月3日,廚余垃圾清運車、有害垃圾清運車等分類垃圾車在施茶村委會亮相,這些是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清運的“神器”。
據秀英區垃圾分類顧問林大委介紹,永興鎮墟采取垃圾不落地上門分類回收和居民自行分類定點投放相結合的模式,海口玉禾田公司永興片區共配備了分類上門收集車6輛,分類清運車10輛,建設小型轉運站一座。垃圾分類工作正在逐步覆蓋全鎮,現已在65個自然村建設垃圾分類收集亭,并開展垃圾分類相關宣傳活動和推進工作。
12月3日下午,記者走進永興鎮上的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轉運站看到,廚余垃圾通過資源化、無害化處理變廢為寶,成為堆肥。海口玉禾田環境服務有限公司垃圾分類部經理陳健介紹,永興鎮積極結合農村實際,探索出一條具有永興特色的農村廚余垃圾收集處理實施辦法,建成一座日處理量1噸的廚余垃圾就地處理設備,今年6月開始運營。
永興鎮廚余垃圾收集目前采取自行收集運送方式,鎮墟餐飲門店廚余垃圾由居民自行收集,運送到指定廚余垃圾就地處理設備進行資源化處理,目前收運處理覆蓋范圍涵蓋鎮墟80多家餐飲門店,每日產生廚余垃圾量約0.7噸。12月3日,環衛工人開動設備后,廚余垃圾從垃圾桶中倒入設備中,菜葉、剩飯等廚余垃圾經自動攪拌等處理程序后,最后變成堆肥。據介紹,該設備采用好氧堆肥生物處理技術,將生活垃圾、 農業廢棄物等不同來源中的有機廢棄物進行好氧生物處理,最終將有機廢棄物轉化為有機肥料。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