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變
從老師主導變為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教學事半功倍
“Which school day do you like(你喜歡哪一種校園生活)?”英語課上,鄧莎拋出問題,課堂開始活躍起來,學生們每6人分成一個小組,在組長的統籌下展開“頭腦風暴”。
“雙減”背景下,教學時間壓縮,作業和考試減少,只有在加強課堂和作業設計上下功夫,才能切實提高課堂效率,提高教學質量。
在“雙減”政策發布后,三亞市實驗小學組織全體教師學習文件,并要求各學科通過集體備課等方式,整合學科教學內容,加大課堂改革力度,進一步推行“小組合作”的教學模式。
以鄧莎的英語聽說課為例,她將一節課分為“聽前”“聽中”“聽后”等幾個環節——聽前,各小組圍繞話題展開討論;聽中,各小組以齊讀、分段讀、分角色讀等方式朗讀課文;聽后,各小組創設情境并再次組織討論,最終選出代表展示小組討論結果。
??谑杏裆硨嶒瀸W校學生正在參加特色校本課程。海南日報記者 張茂 攝
改革后的課堂,老師主導環節被最大限度地轉化為學生展示的“秀場”。鄧莎認為,這能真正讓每個學生“動起來”,上課不再發呆、瞌睡、開小差,而是通過大量思考和表達來吃透課程內容。
也因為這一改革,她有了更多時間和精力觀察學生,發現有的孩子善于統籌,安排小組活動有條不紊;有的孩子善于傾聽,樂于集納他人的意見;有的孩子善于表達,喜歡代表小組上臺展示……每一個孩子都有自己的閃光點。
當下,“翻轉”課堂,讓學生做學習的主人,逐漸成為海南各中小學課堂改革的共同方向。
本學期以來,海南中學初中部全面鋪開導學案教學模式,課前發放給學生預習的導學案,明晰地羅列著本課時的“學習目標”“自主學習內容”“合作探究任務”等內容。其中,“自主學習內容”扼要地列出需要掌握的核心知識,“合作探究任務”則列出多道填空題來考察學生的自學和預習效果。
“這種‘任務驅動’的學習模式,能讓學生從被動變為主動,把學習從課中移到課前,從無目的轉為有目標,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同時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探索欲?!焙D现袑W初中地理老師李霜說,學生帶著認識和問題走進教室,對學科的興趣更加濃厚,課堂教學更是事半功倍。
儋州市白馬井鎮藤根小學學生拿著卷尺測量計算菜圃面積。海南日報記者 陳若龍 攝
儋州市白馬井鎮藤根小學把課堂搬到了田園里——學生們看著靈動的鯉魚寫作文,對著繽紛的花朵畫習作,拿著卷尺丈量苗圃的長和寬,在紙上計算并體會“勾股定理”等數學概念的科學性……
“田園風光的四季變化,給孩子們提供了觀察、體驗和想象的豐富素材。”學生的變化讓該校語文老師林柏感到欣喜,原來一提筆就犯難的學生,在寫了幾篇種植日記后,筆觸變得生動起來,描述剛剛收獲的花生“用手一捏就發出清脆的笑聲”,描述剛剛成熟的水稻“像是披上金黃色的外套,被沉甸甸的稻穗壓彎了腰”……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