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大致坡鎮渡海先鋒營紀念廣場的革命烈士紀念碑。
紅色基因貴在傳承 追尋革命戰斗故事
“抗日戰爭時期,我的二叔公陳鐵光榮犧牲;解放戰爭時期,我的奶奶鄺雪霞作為志愿者,在這里參與救治了不少解放軍傷員。”在位于大致坡鎮恰教村的渡海先鋒營指揮所,崇德村委會排湖村村民陳明星帶領記者走進展廳,在一面烈士名錄墻上,快速找到了陳鐵的名字。
1950年3月10日,奉命解放海南島的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十三軍一二八師三八三團的先遣部隊渡海先鋒營秘密登陸后,迅速向瓊山地區挺進。3月14日拂曉時分到達恰教村宿營,駐守海南島的國民黨反動派得到消息后,企圖消滅渡海先鋒營部隊,派出云龍、大致坡、三江據點的國民黨多個營對渡海先鋒營的部隊進行“圍剿”。渡海先鋒營部隊聯合瓊崖獨立團在湖仔村附近對敵進行突擊,史稱“湖仔戰斗”。“湖仔戰斗”持續5個多小時,痛擊了國民黨部隊,共殲滅敵軍一個營,擊潰敵軍二個營,敵軍第三十七團團長當場被擊斃,俘敵副營長以下官兵90余人,繳獲各式武器一批。但戰斗中渡海先鋒營有7名勇士壯烈犧牲,長眠于恰教村這塊革命熱土。
渡海先鋒營指揮所內,一份份烈士名錄、一段段翔實的文字、一張張珍貴的照片、一件件作戰中的老物件,生動地展示著渡海先鋒營部隊頑強斗爭的英勇事跡。
“有關先輩的英雄故事,從小我的父輩就時常和我說起,他們頑強不屈、不怕犧牲的革命精神一直激勵著后人。”陳明星告訴記者,受祖輩的影響,自己的兒子陳煥煜自小就立志長大要參軍,“今年9月,我19歲的兒子作為一名新兵,如愿光榮入伍,我們全家為他感到驕傲。”陳明星滿臉自豪。
調查小組在渡海先鋒營指揮所開展工作當天,一些村民聞訊而來。“從小我就聽到不少關于村里祖輩參與革命的故事,有很多人在戰爭中犧牲了,他們的頑強斗爭,換來了如今的和平生活。”在恰教村,村民馮所春告訴記者,恰教村有著豐富的紅色資源,希望通過此次普查引起相關部門的重視,將該村的紅色革命歷史文化作為全市愛國主義教育的一項內容。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