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7日,調查小組工作人員在渡海先鋒營紀念廣場現場測繪紅色遺址本體具體數據。
推動紅色資源利用保護 紅色旅游助力鄉村振興
近年來,海口積極探索紅色革命遺址保護利用新模式,不斷激活紅色記憶,傳承紅色基因,為鄉村聚攏人氣,助推鄉村振興發展。
“開展紅色資源普查,能更好地掌握各點位的現狀,為各級部門制定保護規劃措施提供很好的支撐。”美蘭區退役軍人事務局副局長鐘海文介紹,當前,美蘭區與轄區的多個企事業單位等建立了合作關系,常態化開展志愿服務活動,為保護和利用紅色資源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務。
“瓊崖革命政府成立時,就是在我們村開的會。”10月17日,在瓊山區三門坡鎮樹德村,樹德村黨支部書記占道全告訴記者,時常有企業、學校等組織前來,在這里探訪紅色資源、開展研學活動等。
據史料記載,1941年11月10日,瓊崖東北區抗日民主政府在樹德村成立,在這里,中國共產黨人運籌帷幄,頑強斗爭。村內還有樹德交通遺址、塔昌革命烈士紀念亭、塔昌革命歷史陳列館等紅色資源,發生在村子里的革命故事代代相傳。如今的樹德村寧靜祥和,常有游客前來“打卡”參觀。“紅色資源普查能把革命故事更好地挖掘和傳播出去,讓更多人了解革命歷史的同時,也能讓紅色資源得到更好地保護和利用。”占道全說。
馮白駒將軍是瓊崖革命武裝和根據地創建人之一,被稱為“瓊崖人民的一面旗幟”,他從1926年投身海南島革命,高舉武裝斗爭旗幟,領導瓊崖人民堅持孤島奮戰,創造了中國革命史上“二十三年紅旗不倒”的豐功偉績。今年國慶假期,位于瓊山區云龍鎮長泰村的馮白駒故居接待了眾多游客。“一張張老照片、一個個老物件,讓我們看到了過去的海口,感受到‘紅旗不倒’的革命精神。”來自北京的游客羅先生說。
“后期,我們將全面梳理調查成果,做好成果轉化,制作海口紅色地圖、出版相關書籍等。”林書忠表示,希望以此次普查為契機,進一步推動我市紅色資源的利用和保護工作,深挖革命遺址和紀念設施蘊含的歷史背景、歷史意義、精神特質及時代價值,把各類紅色資源保護好、管理好、運用好,為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大精神力量。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