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園里呼吸新鮮空氣,體驗自然樂趣;帶上望遠鏡在樹林里觀察鳥兒,感受生態之美;坐在海邊吹吹海風、聽聽音樂,享受休閑時光……近年來,海口利用公園景區豐富的自然資源,以“公園+”作為重要抓手,結合生態、文化、體育等主題,打造城市“公園+ N”新樣板,賦予公園更多可能性,滿足市民對美好居住環境與宜居生活的追求,讓生態底色嵌入美好生活。
景色宜人的美舍河鳳翔濕地公園,成為了市民休閑娛樂的好去處。
公園+微改造 提升游園體驗
近3千米的環形步道猶如一條舞動的絲帶飄蕩在園區,5人制足球場、籃球場、乒乓球場嶄新亮相,羽毛球場、兒童活動場地、輪滑場地即將建成……10月21日,在海口市金牛嶺體育公園健身設施改造項目現場,工人正在緊張有序地忙碌著。現場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該項目已進入收尾階段,一個嶄新的綜合運動場地即將在金牛嶺公園亮相。
萬綠園內,健身長廊擺放的漫步機、健身車、拉伸架等智能健身器材頗受市民喜愛。與傳統運動器材相比,全新的智能設備不僅能自動播報提示,還能實時展示運動時間和消耗的熱量等。“今年我們還對園區跑道、廣場進行了升級改造,其中新塑膠跑道采用環保材料,對環境友好,將為群眾提供更舒適的游園體驗。”萬綠園管理處主任李雯說。
公園不僅是城市生態的“凈化器”,更是市民休閑娛樂和運動健身的主要場所,基礎設施完善關系到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公園里有免費的運動器材、直飲水機,還有整潔的草坪和干凈的廁所,環境很舒適,是鍛煉身體和親子游玩的首選。”10月22日,市民何嘉麗帶著孩子在萬綠園大草坪上放風箏,一串串笑聲灑在草地上。
公園實施微改造后,不僅環境越來越好,配套設施也越來越貼近群眾實際需求。秀英區多地“口袋公園”進行提升改造,探索“公園+”融合路徑,通過“公園+停車場”,方便市民出行。“自從公園設置了停車位后,我們來這里休閑鍛煉更加方便了。”近日,在秀玉園鍛煉的市民張新來說。
“我們將持續推進各大公園基礎設施、停車場等建設,開展補短板、強弱項行動,不斷提升游客游園的便利性和舒適度。”海口市城市管理局綠化科相關負責人介紹,“5大公園+老舊公共服務設施配套及改造項目”入選海口2024年10項民生實事項目之一,包括海口灣公園一期和三期(龍華段)、白沙門公園、萬綠園、金牛嶺公園、人民公園部分老舊游園設施、休閑設施、體育器材等更換改造。項目完成后,將實現公園復合化利用,豐富公園的活動與功能,更好滿足市民的健身、運動、娛樂需求。
海口灣一帶以“公園+商圈”模式,打造集體驗、參與、互動于一體的沉浸式消費場景,促進生態資源價值轉化。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