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海口網首頁 |  國際旅游島 |  房產 |  汽車 |  健康 |  時尚 |  教育 |  瓊臺人文 |  圖片 |  彩票 
    您當前的位置 :海口網首頁 >瓊臺人文 > 民風民俗
    洋浦古鹽田傳統曬鹽 千年技藝傳承難
    來源: 海南日報 作者:李關平 郭樹護 時間:2010-08-11 09:59:10 星期三

      曬鹽

      洋浦鹽田位于海南省西北部的儋州洋浦半島西南處,瀕臨新英灣。現今保存了700多畝的鹽田,7300多個石槽,曬鹽泥地、鹽泥池、鹽鹵水池各約八九十個,蓄海水池約六七十個。

      洋浦鹽田的傳統日曬制鹽工藝屬板曬法,其主要工序過程是利用海水漲潮時淹沒蓄海水池,存蓄海水和浸泡曬鹽泥地(鹽田)里的泥沙。退潮后將海水淹浸過的泥沙翻耙曝曬兩三天至干,再鋪墊干茅草,夯填入堆筑起來的過濾池(鹽泥池),接著把蓄海水池中的海水倒入過濾池,湮浸池中泥沙,海水慢慢滲漏到鹽泥池底,透過石縫,積流入旁邊低干地面的鹽鹵水池。次天上午再將積蓄到一定多并沉淀澄清的鹽鹵水直接澆灌到淺淺的石槽里,曝曬一大半白天,下午即可結成鹽巴。

    ?  洋浦鹽田也是我國目前保存比較完好的古鹽場,其所沿用至今的古老傳統制鹽工藝是中華民族民間傳統制鹽手工業發展的歷史見證。

      曬鹽技藝傳承人譚政——

      “鹽田村難載沉重使命”

      “從報紙上獲悉曬鹽技藝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消息,整個鹽田村的人都非常高興,這是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產啊。”談起曬鹽技藝入選,72歲的曬鹽技藝傳承人譚政顯得非常激動。

      小時候,只要天氣好,每天放學回來,都要跑到自家的鹽田里幫忙,父親也不是特意教我,耳睹目染之下我就會了。”回憶起童年時光,譚政臉上帶著微笑。譚政成家之時,自家的十幾畝鹽田還一度是他家庭收入惟一的來源。

      “看著鹽田村產鹽逐漸減少,很多鹽工轉投他業,我很擔心鹽田最終荒廢,丟了祖宗傳下來的手藝。”老人說出了自己的擔憂,這是鹽田村許許多多老鹽工共同的憂慮。退休后,譚政住在離村不遠的地方,經常回到村里的鹽田里幫忙,要是見到年輕人想學曬鹽技藝,他會非常熱心。

      “但是,現今古鹽田生產鹽的確是已經不能夠讓鹽工過上好日子了,周圍都是工廠。有好的出路,鹽工出于謀生的需要自然要選擇離開鹽田,祖先也不可希望我們守著鹽田過窮日子,一個小小的鹽田村難于承載如此沉重的歷史使命。”譚政當年離開鹽田村也正是因為外邊有更好的發展機會。

      去年,儋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工作人員來到鹽田村收集材料。譚政獲知后,深受鼓舞,并呼吁村里面的人配合,他主動幫助工作人員收集材料,為申遺工作付出了很多心血。

      譚政認為,曬鹽技藝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后,會有更多的人來關注古鹽田和曬鹽技藝的保護問題,集全社會的力量,一起保護曬鹽技藝,為我們子孫后代留下寶貴的精神和物質財富。

    (編輯:謝軍輝)
    ?

    網友回帖

    關于我們
     | 
    廣告價位
     | 
    投稿信箱
     | 
    本網信箱
     | 
    版權聲明| 常年法律顧問| 申請實習
     | 
    誠聘英才
           m.yinhu3.com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瓊ICP備202300828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