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海口網首頁 |  國際旅游島 |  房產 |  汽車 |  健康 |  時尚 |  教育 |  瓊臺人文 |  圖片 |  彩票 
    您當前的位置 :海口網首頁 >瓊臺人文 > 瓊臺俊杰
    36歲中進士的“廖天官”:海南貢舉村廖紀
    來源: 海南日報 作者:于偉慧 李偉峰 時間:2010-09-11 11:37:36 星期六

      好學苦讀36歲中進士

      先生歸去易,志士立身艱。

      心跡清于水,聲名重似山。

      片言侵宰輔,多旨動天顏。

      圣主尊耆舊,胡為獨放還。

      此詩乃明朝嘉靖八年曾任首輔的張璁為廖紀所作的《送廖尚書歸休》,是廖紀一生寫照。

      對于廖紀的籍貫和早年經歷,同為萬寧禮紀人的曹文樂先生搜集的史料較多,對廖紀的為人甚為傾慕,拂去他敘述中的傳奇色彩,可看到廖紀成長的輪廓。

    廖紀像.jpg

      廖紀,因后來官至吏部尚書,民間稱作廖天官。景泰五年(1454正月二十八日)出生,乳名廖黑,字廷陳,一作時陳,號龍灣,原籍廣東瓊州陵水那亮鄉(現海南萬寧市禮紀鎮貢舉村),其遠祖學舉公南宋年間來自福建莆田。其祖父一代即從陵水移居到河北河間府東光縣。

      據推測,當時朝廷鼓勵人們移民京畿,他們一家三代便舉家北遷,途經東光碼頭鎮(現河北阜城管),被大運河的壯觀吸引,在此落戶,以販賣當地土特產為生。

      廖紀從小聰明,性沉穩、好學,他的父親博綜經史,對他影響最大,經常給他講古人“懸梁刺股”、“鑿壁偷光”的讀書故事。后受名師鄒野漁疼愛,學業倍進。

      《明史》載,1480年領京闈鄉薦,但試于禮部落榜。正心灰意冷時,被國子監祭酒(相當國家最高學府校長)同鄉丘濬安慰、鼓勵,再就讀于太學以備下科。三年后復試于禮部,繼落第。三考仍未中。

      弘治三年(1490),廖紀36歲,經過加倍刻苦,終于蟾宮折桂,居二甲第89名。

      陵水縣曾被丘濬稱之為“地之遠,邑之小,天下莫過焉,自有學校以來,人才鮮中式者。”當廖紀在京城金榜題名,捷報傳來,官員、鄉親們為之歡呼驚喜。

      在河北滄州地區,也流傳廖天官故事:廖天官小時候家窮,四處討飯糊口,有一天,在運河邊拔豬草,被在本村設館教書的名師鄒家橋人鄒野漁遇到,遠遠看見他頭頂有把黃羅傘,認為吉兆,上前試問,對答如流,便收為愛徒,全力撫育,教其《毛經》。他很聰明,不喜歡吃喝玩耍,刻苦讀書,26歲在北京中式舉人,但試于禮部,屢考三科未中。真是“苦心人,天不負”,36歲才中進士。

    (編輯:謝軍輝)

    網友回帖

           m.yinhu3.com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瓊ICP備202300828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