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的瓊州海峽碧波滔滔,各種現代化船只往來穿梭,一派繁榮景象。而在60年前,這里卻是一片肅殺,一艘艘解放軍的木船飄搖而來,向著海南的解放曙光發起驚天一擊。那是個通信困難的年月,聯通四野40軍與瓊崖縱隊的只有那電臺滴滴聲中不斷被發送的電波。原瓊崖縱隊司令部解放海南島前線指揮部電臺臺長黃運明向記者回憶起當年那段珍貴的歷史記憶。
九旬老兵
當上奧運火炬手
記者面前的黃老,精神矍鑠,腳步穩健,聲音洪亮,當他說起自己已是91歲高齡時,多位記者相視一笑,臉上都露出驚訝的神情。包括黃老在內的瓊崖縱隊老戰士為海南人民的幸福做出了巨大努力與犧牲,海南人民也沒有忘記英雄。如今的黃老生活在幸福中。
今年91歲的黃老享受副軍級待遇,四世同堂,好不溫馨。2008年,黃老還在濱海大道當了一回奧運火炬手,手持奧運圣火跑了200米。乒乓球、門球、釣魚、太極拳、太極劍,每日閑暇之余,黃老的樂子多多。
1983年4月,參加瓊崖人民武裝斗爭通訊史座談會的老同志在??诹粲?。
擔任譯電員
常用字密碼倒背如流
“‘中’字是0022,‘國’是0948,‘人’是0086……”面對記者,91歲高齡的黃運明流利地將“中國人民解放軍”這七個字的電報明碼背了出來。一個個電報密碼已經隨著他的革命的忠誠鐫刻進了他的靈魂,不因時空的轉移而消散。
1939年,20歲的黃運明高舉拳頭,宣誓入黨。同年8月,黃老奔赴深山老林,成為瓊崖縱隊的一員,擔任搖機員和譯電員,負責發報機發電和翻譯電文。一本厚厚的9000字明碼電報查詢書,黃老邊用邊記,不到一個月時間,就將常用字的密碼倒背如流。
當時的瓊崖縱隊有五個電臺,所有零件都由地下人員從香港秘密購進并分批攜帶入島,然后組裝。敵人對此盤查甚嚴,不少同志犧牲在這條運輸之路上。
黃老回憶說當時的條件極為艱苦。解放前,瓊崖縱隊的戰士沒有統一的軍裝,很多戰士穿的還是老百姓的衣服。地瓜、木薯、菠蘿蜜,只要能入口的食物,戰士們都吃。
盡管不是一線戰斗人員,但是黃老還是為了革命屢遭兇險。1943年,黃老奉命前往瓊山開會。中午時分,會議人員正準備吃飯。突然,放哨人員來報———鬼子進村了。等到同志們疏散的時候,鬼子已經將會議地點周邊重重包圍。黃老一路匍匐前進,躲進荒草中。鬼子的刺刀刺進草叢,黃老暴露了!鬼子開了一槍,沒打中。黃老舉槍還擊的同時,迅速滾入一片草叢隱藏,最終脫險。
電波傳過海
瓊州海峽接應800壯士
1949年,黨中央做出解放海南島的戰略決策,40軍、43軍在廣東徐聞厲兵秣馬,準備渡海作戰。在海南,瓊崖縱隊司令部解放海南前線指揮部也應運而生。黃運明受命擔任該指揮部電臺臺長,專門負責與渡海部隊聯絡,為解放海南島提供通訊保障。至今,黃運明依舊清楚地記得馮白駒當時對他的囑托:“這次電臺聯絡任務關系到全島人民的解放大事,只許成功,不許失敗!”黃運明答道:“堅決按照馮司令命令完成任務?!?/p>
1950年2月25日,黃運明帶著他的電臺人員自白沙根據地戰略轉移到儋縣(今儋州市,下同)豐猛村架起電臺開始聯絡。一個多月的時間里,黃運明與發報員、機要員時刻守候在電臺前,晝夜不眠。
很快,40軍的第一封電報傳來,請求瓊崖縱隊派出人員到白馬井一帶隱蔽,接應解放軍登陸。前線指揮部總指揮陳青山遂派出兩個團前往白馬井。3月4日,潛伏部隊到位。消息通過電波迅速傳到對岸。
3月5日下午,118師353團800壯士組成渡海先鋒營分乘21艘帆船從徐聞出發,殺向海南。先鋒營出戰前,40軍先后兩次通過電臺詢問瓊崖縱隊的接應部隊是否到位,黃運明一一答復。
3月6日,接應部隊的警戒人員被敵人發現,雙方交火多時。為完成接應任務,負責接應的9團只派出小股部隊迎戰敵軍,大部隊繼續潛伏。先鋒營原定6日早晨登陸,但由于洋流等因素影響,直至中午先鋒營才到達。瓊崖縱隊接應部隊與先鋒營兩面夾擊,迎戰敵軍。9團向敵軍防守陣地發起猛攻,牽制敵軍,使其無法對先鋒營造成威脅。很快兩軍會合,擊潰敵軍。
報務員犧牲
與先鋒團失去聯系
1950年3月15日,黃老再次接到命令,接應第三批渡海部隊。為知己知彼,前線指揮部決定,電臺跟隨118師一個偵察連隊前往儋縣摸排敵情。按照前指謀劃,偵察連隊到達儋縣之后與儋縣縣委相關同志一起偵察臨高與儋縣敵軍部署情況。所有情況將通過電波匯報給40軍。
黃老到達指定地點待命。3月20日,消息傳來:第三批渡海登陸部隊先鋒團將于3月26日登船渡海。該部由40軍118師352團主力和353團2營2937名指戰員組成,擔任指揮的是時任118師政治部主任,建國后曾任北京軍區政委的劉振華上將和瓊崖縱隊副司令馬白山。電報通報該部隊將分乘81艘帆船自雷州半島燈樓啟航,次日在臨高登陸。
瓊崖縱隊所屬的8團1營、2營及先期登陸的渡海先鋒營的一個連對臨高海邊陣地發起攻擊。很快海邊據點被清除,登陸場得以開辟。瓊崖縱隊7團也向臨高縣城和敵人據點發起攻擊。電臺電波不斷,時時通報接應部隊進展。
意外還是發生了,卻是有驚無險。28日4時,渡海部隊通報一小時后將到岸,請接應部隊做好準備。分針轉過360度,可是茫茫海邊上依舊片帆不見。更令接應部隊著急的是電臺也與渡海部隊失去了聯系。時間在漫長的等待中一分一秒地過去,8時許,澄邁海邊方向槍聲大作,炮聲隆隆。“難道是部隊登陸登錯了地方?”前線指揮部負責人陳青山如此揣測道。事后證明,真的是由于風向和洋流的干擾,渡海部隊的行進方向出現了偏差。經過殊死搏斗,渡海部隊在澄邁縣成功登陸。那為何電臺也失去了聯系呢?3月29日,接應部隊與渡海部隊成功會師時,謎底揭開———報務員犧牲,電臺被海水浸濕無法工作。
隨后,第三批渡海部隊6個團的兵力在臨高高山嶺一帶登陸。海南島全面解放的序幕開啟。黃老和他的電臺的歷史使命也就此完成。
(編輯:謝軍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