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img.hkwb.net/content/2011-12/14/21f1489fbc5f3d1e4f2d03859b16486e.jpg)
圖為:下午五點半后,學生們在操場上跳繩。(記者 李先宏 陳 嶼 攝)
????“留守兒童”,被稱作是城鄉二元體系發展下形成的“制度性孤兒”。對留守兒童而言,父母就是一個飄忽的影子,一個可望而不可即的希望。
????讓留守兒童得到更多關愛,促進他們健康成長,成為黨和政府關注民生的重要內容。但如何把關愛活動落到實處,赤壁市的實踐給人以啟示。記者近日就此進行了踏訪。
????五點半學校 ——填補“真空時間”
????柳山湖鎮易家堤村“五點半學校”。說是學校,其實就是村里的農家書屋。
????冬日,天擦黑得早。下午5時許,屋里就圍坐著20個孩子,看書的看書、做作業的做作業,井然有序。
????“最后一道造句題,你少了一個標點符號,還寫錯一個字,你自己找一找然后改正。”陳臘生老師一邊看一個叫吳作浪的孩子的作業,一邊給他指出錯誤。
????12歲的李謹則捧著一本《老虎帥呆了》看得津津有味。大大的眼睛、虎頭虎腦的李謹,一看就是個調皮鬼。果然,陳老師介紹,以前一放學,李謹就像脫了韁的野馬,沒人管得了。先是愛上在河溝釣龍蝦,后又迷上網吧,監管他的爺爺奶奶,一點也沒辦法。
????自2月18日易家堤“五點半學校”開學后,李謹就被“收了韁”。每天放學后,他就和村里的其他11個留守孩子,在值班老師的監管下,集中在“五點半學校”一起學習娛樂一個小時,然后由看護人領回。
????現在的李謹可聽話多了,學習成績也進步了不少。每天在這里做完作業后,不是看書,就是與同學們打球娛樂。這讓他的爺爺可省了不少心,專門給“五點半學校”寫來感謝信,表達感激之情。
????由于留守兒童的父母都不在身邊,監護的爺爺奶奶監管力不從心,孩子下午五點半放學后,是沒人看管的“真空時間”,“小李謹們”要么亂竄,要么上網吧,既不安全,又容易染上壞習慣。
????“五點半學校”的開辦,恰好填補了這段“真空時間”。易家堤村本來只有12個留守孩子,其他家長看到“五點半學校”的好處,也把孩子送來了,看護的孩子達到了20個。
(編輯:童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