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9年7月,參加第9屆大學生創業實戰賽的大學生在溫州開展社會回饋活動。

創業實戰賽中,學生與店主洽談。照片均由華東理工大學提供
????大學生是創新、創業的生力軍。進入新世紀以來,我國的大學生創業熱情正在高漲,涌現了大批成功的創業典型。各地各高校紛紛出臺各種扶持政策,幫助大學生創業。鼓勵和支持大學生創業,已成為政府、社會和高校的基本共識。應該清醒地認識到,大學生的創業意識、創造精神的普及與培育,比創業實踐本身更具社會意義。大學畢業生自主創業永遠是少數,我們不可能要求大學生都去創業。但是,創業教育必須面向全體大學生。推動大學生創業,開展創業教育,其核心是培養學生具有敢于創新、創業的精神、勇氣、素質和能力。有了這種精神、勇氣、素質和能力,如果學生自主創業,他們會對經濟社會發展作出貢獻;即使不投身自主創業,而是在政府部門、企業任職,創業教育的鍛造同樣會令他們脫穎而出。
????上海高校的創業文化建設走在全國前列。據統計,上海66所高校中有90%的學校開展了創業教育,開設了100多門創業教育課程,建立了各種規模的創業基地。上海在全國率先成立了大學生科技創業基金會,出臺了一系列創新舉措,有力地促進了大學生創業。
????華東理工大學提出的“基于CSSO的全程創業教育新模式”于2008年被教育部批準為創業類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CSSO就是由“構思(conceive)、策劃(scheme)、模擬(simulate)、運作(operate)”四個環節構成的全程創業教育新模式。激發創業意識,培養創業精神被界定為當代大學生創業教育體系的基礎。經過近兩年的討論和探索,學校作出了首先在低年級大學生中開展創業精神普及教育的決定。從2010年起,華東理工大學開設了覆蓋所有本科生的“創業精神導論”課程。
????與此同時,華東理工大學充分利用各種資源,拓展創業實踐活動,比如大學生創業計劃大賽、創業訓練營與創業實戰賽、創業見習活動、創業社團建設等。學校走出了一批成功創業的代表:締造“開心農場”創業神話的郜韶飛,致力打造“高校傳媒”第一品牌的孫紹瑞,走在數字娛樂創新前沿的朱繼盛,兼具職業經理人和投資家視野的任魯海,成功打造一流的科研創新服務企業的張慶,創辦專注于介紹中國的英文視頻媒體的強祥……在實踐中激發了學生的潛能,樹立了自我發展的信心和能力,樹立了服務社會的職業理想和創業意識。(記者曹繼軍、顏維琦)
(編輯:童言)